梁鸿范蠡精灵远,烟水空濛独鸟飞
出处:《春夜清溪泛月》
清 · 莫健
击楫高歌天四围,伤春怀古送余晖。
溪山无主催芒屩,花月多情哭布衣。
丝管谁家浮桂棹,凫鹥是处上鱼矶。
梁鸿范蠡精灵远,烟水空濛独鸟飞。
溪山无主催芒屩,花月多情哭布衣。
丝管谁家浮桂棹,凫鹥是处上鱼矶。
梁鸿范蠡精灵远,烟水空濛独鸟飞。
鉴赏
这首《春夜清溪泛月》由清代诗人莫健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夜泛舟于清溪之上的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击楫高歌天四围”,以击楫(划船的动作)和高歌开篇,营造出一种豪迈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仿佛在广阔的天地间,诗人独自一人,借着歌声与自然对话,表达内心的感慨。接下来,“伤春怀古送余晖”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对春天的感伤与对历史的追忆,在落日余晖中,这种情感显得尤为强烈。
“溪山无主催芒屩,花月多情哭布衣”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溪山、花月赋予了生命,它们似乎在催促诗人换上芒鞋,去感受自然的更迭,同时又以多情的姿态陪伴着布衣(平民)的哀伤,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情感的深刻联系。
“丝管谁家浮桂棹,凫鹥是处上鱼矶”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远处传来丝竹之声,不知来自何方,而水边的鸭子和鹅则自在地游弋于鱼矶之上,一派和谐景象。这里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隐含着对现实的无奈与逃避。
最后,“梁鸿范蠡精灵远,烟水空濛独鸟飞”以古代两位贤士梁鸿与范蠡为例,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在烟波浩渺的水面,只有孤独的飞鸟掠过,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遥想,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充满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