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庵枵木频栖止,渐喜从鸥不乱群
出处:《湖亭对月述怀同散木赋》
明 · 袁宏道
竹气荷烟冷不分,石泉汨汨夜深闻。
每随流去呼杯子,但觉风来扫树纹。
百亩池台唯贮月,一家生事只依云。
废庵枵木频栖止,渐喜从鸥不乱群。
每随流去呼杯子,但觉风来扫树纹。
百亩池台唯贮月,一家生事只依云。
废庵枵木频栖止,渐喜从鸥不乱群。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湖畔月夜图景。诗人袁宏道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元素与个人的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联“竹气荷烟冷不分,石泉汨汨夜深闻”开篇即以竹、荷、石泉等自然景象入诗,通过“冷不分”的感受,渲染出夜晚的清冷氛围,同时“石泉汨汨”则带出流水的声音,仿佛在夜深人静时,泉水潺潺,为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颔联“每随流去呼杯子,但觉风来扫树纹”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与人的互动。诗人似乎在与自然对话,随水流而行,仿佛在呼唤着心中的酒杯,借以寄托情感。同时,风吹过树梢,留下一道道轻盈的痕迹,诗人对此感到由衷的喜悦,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在心境。
颈联“百亩池台唯贮月,一家生事只依云”转而描写湖面与天空的景象。百亩的池塘中,只有月亮的倒影,展现出月光下的宁静与纯净;而一家人的生活,则完全依赖于云的变化,暗示着生活的简单与随性,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
尾联“废庵枵木频栖止,渐喜从鸥不乱群”以“废庵”、“枵木”等意象,描绘出一处荒凉却充满生机的小屋,以及屋旁鸥鸟的自由飞翔,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最后,“渐喜从鸥不乱群”一句,表达了诗人逐渐融入自然,与鸥鸟和谐相处,不再被世俗所困扰,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