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日秋凉气少,一千年事乱时多
出处:《奉呈天谷》
宋 · 白玉蟾
底事英人便养高,角鹰放了弃弓刀。
六壬八遁成韬晦,四塞三边娄绎骚。
九十日秋凉气少,一千年事乱时多。
长歌大笑不对饮,奈此水光山色何。
六壬八遁成韬晦,四塞三边娄绎骚。
九十日秋凉气少,一千年事乱时多。
长歌大笑不对饮,奈此水光山色何。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奉呈天谷》,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底事英人便养高,角鹰放了弃弓刀。" 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英人"指的是志趣高雅的人,他们选择了远离尘世、寄情山水的生活方式,而"角鹰放了弃弓刀"则象征着放下功名利禄,不再追求世俗的成就。
"六壬八遁成韬晦,四塞三边娄绎骚。" 这两句通过对天地间变化和自然界山川形胜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宇宙万物变化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历史长河中波折壮阔的认知。
"九十日秋凉气少,一千年事乱时多。" 这两句则从时间的维度出发,抒写了季节更迭与时代变迁之感。秋天即将过去,而历史上的动荡不安则是常态。
"长歌大笑不对饮,奈此水光山色何。"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自己对自然美景的享受和赞叹,表达了即便是在乱世之中,也能从自然界寻找到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多层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历史与自然的深刻理解,以及在动荡时代中寻求内心平静的一种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