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怀风月归英簜,满意江山入酒杯
出处:《豫章贺丁漕建台宴口号》
宋 · 曹彦约
车马盈门拨不开,綵衣新著绣衣来。
壮怀风月归英簜,满意江山入酒杯。
便觉阳和通嶰竹,已知春信到官梅。
西江岂是留人处,筑得沙堤唤得回。
壮怀风月归英簜,满意江山入酒杯。
便觉阳和通嶰竹,已知春信到官梅。
西江岂是留人处,筑得沙堤唤得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车马盈门:形容门前非常热闹,车多人多。綵衣:华丽的衣服,这里指官员的官服。
绣衣来:穿着绣花官服的人到来。
壮怀:豪迈的情怀。
英簜:古代官员出行时所持的仪仗,象征权力和荣耀。
阳和:温暖的阳光。
嶰竹:一种竹子,象征高洁。
春信:春天的信息,指春的到来。
官梅:官署中的梅花,常用来象征官场或朝廷。
西江:泛指远方的江河,可能寓指仕途或远方的景色。
筑得沙堤:比喻为挽留某人所做的努力。
沙堤:用沙石铺成的道路,古代官员出行时所走的路。
唤得回:唤回离去的人。
翻译
门前车水马龙太拥挤,穿着新衣的官员翩然而至。豪情壮志寄托于风月,满心欢喜将江山融入酒杯。
暖阳仿佛穿透了嶰竹的清冷,春天的消息已传到官署的梅花。
西江美景并非挽留人的去处,只因筑起沙堤才有望唤回离去之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热闹的场景,车马众多,难以抵挡,主人身着华丽的新衣——綵衣,前来参加宴会。诗人满怀豪情,将风月之乐寄托于英簜(古代官员出行时所持的仪仗),满心欢喜地畅饮,欣赏江山美景。他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已经透过嶰竹传递,官梅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眼前的欢宴,他知道西江并非久留之地,他期待着能尽快完成使命,筑起沙堤,召回自己,回归更重要的职责。整首诗洋溢着诗人积极进取、不忘责任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