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梅、山杏为谁容,独笑依依临野水
出处:《和王晋卿送梅花次韵》
宋 · 苏轼
东坡先生未归时,自种来禽与青李。
五年不踏江头路,梦逐东风泛蘋芷。
江梅、山杏为谁容,独笑依依临野水。
此间风物君未识,花浪翻天雪相激。
明年我复在江湖,知君对花三叹息。
五年不踏江头路,梦逐东风泛蘋芷。
江梅、山杏为谁容,独笑依依临野水。
此间风物君未识,花浪翻天雪相激。
明年我复在江湖,知君对花三叹息。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东坡:苏轼的号。来禽:古代指鸟,如鹌鹑。
青李:青色的李子。
江头路:江边的道路。
梦逐东风:梦中随风飘荡。
蘋芷:水中植物,象征清雅。
江梅:江边的梅花。
山杏:山上的杏花。
野水:野外的溪流。
风物:风景事物。
花浪:盛开的花像波浪一样。
江湖:泛指四方,这里指苏轼的游历之地。
叹息:表达感慨或怀念之情。
翻译
当苏东坡先生尚未归来的时候,他自己种植了来禽和青李。五年没有踏上江边的小路,梦中随着东风漂浮在蘋草和芷草上。
江边的梅花和山杏为谁绽放,独自含笑依偎在野外的溪流旁。
这里的风景你未曾见识,花浪翻腾如同白雪相激荡。
明年我再回到江湖,知道你会对着这些花儿发出三次叹息。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代所作,题为《和王晋卿送梅花次韵》。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未归东坡(即诗人自己)的乡愁之情,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受。
“东坡先生未归时,自种来禽与青李。”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诗人在等待归期的时候,亲手栽培禽鸟和青李。这里通过对自然的亲近,表达了诗人的寂寞之情。
“五年不踏江头路,梦逐东风泛蘋芷。” 这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无限思念。五年的时间里,未曾踏足江边之路,但心中却常随着东风,飘泊于那片蘆葦丛生的水域。这不仅是空间上的遥寄,更是时间上的回忆。
“江梅、山杏为谁容,独笑依依临野水。” 这里诗人通过对梅花和山杏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孤独中的自得其乐。这些自然之物仿佛在为他而生,为他所容,他则独自笑对着那流动的野水。
“此间风物君未识,花浪翻天雪相激。”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动态夺目的画面。诗人通过这种景象,强调了自然界无穷尽的变幻和生命力,让人难以预测和认识。
“明年我复在江湖,知君对花三叹息。” 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未来展望以及对友人王晋卿送梅之情。诗人希望来年能再次回到这片江湖,并且相信当时机到来,他将会对那时的花事有更深的感悟和叹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远方的思念,也有对现实环境的接受与享受;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过去的回忆。这种情感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丰富的情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