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彦赋诗争送别,藩侯置驿定相迎
出处:《元道宗弟兄东游》
宋 · 杨亿
王谢江东推世胄,机云洛下振才名。
忽思油幕从知去,便挈幐囊冒暑行。
高第自须求甲乙,嘉招未用赴弓旌。
待看万里抟羊角,即是三秋听鹿鸣。
朝彦赋诗争送别,藩侯置驿定相迎。
不知谁啖牛心炙,又见清谈一座倾。
忽思油幕从知去,便挈幐囊冒暑行。
高第自须求甲乙,嘉招未用赴弓旌。
待看万里抟羊角,即是三秋听鹿鸣。
朝彦赋诗争送别,藩侯置驿定相迎。
不知谁啖牛心炙,又见清谈一座倾。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王谢:指东晋世家大族王导和谢安。世胄:世家子弟。
机云:指陆机和陆云兄弟,才名卓著。
洛下:洛阳。
油幕:比喻随从或追随者。
知去:知己离去。
幐囊:包裹。
冒暑行:顶着酷暑出行。
高第:名列前茅。
甲乙:古代科举考试的等级。
嘉招:美好的邀请。
弓旌:比喻官位。
万里:极言路途遥远。
抟羊角:比喻仕途升迁。
三秋:秋季。
鹿鸣:比喻人才被召用。
朝彦:朝廷才俊。
藩侯:地方诸侯。
置驿:预备驿站。
牛心炙:牛心烧烤。
清谈:文人雅士的闲谈。
翻译
王谢家族在江东享有显赫声望,机云之才在洛阳扬名立万。忽然忆起油幕之下跟随知己离去,便带着包裹顶着酷暑出行。
名列前茅的人自然会追求甲乙等荣誉,美好的邀请无需急于奔赴。
期待在万里之外实现飞黄腾达,那时便是聆听秋天鹿鸣的时刻。
朝廷才子们纷纷作诗为他送别,地方诸侯也预备驿站迎接。
不知谁会享用那牛心烧烤,又将有一场清谈盛宴让人倾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名士宴游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深厚情感。开篇“王谢江东推世胄,机云洛下振才名”两句,用典故点明地点为江东,提及了王、谢两大世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横溢的人物的赞赏。
接着,“忽思油幕从知去,便挈幃囊冒暑行”写出了诗人游历中的即兴之举,思念远方好友的同时,也不忘在炎热中继续前行,展现了诗人的豪迈情怀和对友谊的珍视。
“高第自须求甲乙,嘉招未用赴弓旌”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等待佳音、期待与知己相会的情景。这里的“高第”指的是高考及第的科举成功人士,“甲乙”则是古代考试排列的前两位,意味着最高荣誉。
“待看万里抟羊角,即是三秋听鹿鸣”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消息的渴望和对自然界中变化的细心观察。这里的“万里”指的是极远的地方,“抟羊角”形容云彩变幻,而“三秋”则意味着时间的流逝,通过鹿鸣来比喻秋天到来的迹象。
“朝彦赋诗争送别,藩侯置驿定相迎”两句描绘了朋友间赋诗相送、官府设立驿站以待佳客的盛况,展示了当时文人骚客之间的情谊和朝廷对待士人的礼遇。
最后,“不知谁啖牛心炙,又见清谈一座倾”则透露出宴席上的欢乐气氛以及文人们清谈之余的忘我境界。这里的“牛心炙”可能是宴会上的一种美食,而“清谈一座倾”则表达了诗人对纯粹交流和深入讨论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友情之珍以及文化生活中乐趣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