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花落时,醵饮会亲宾
出处:《醉后言志,寄绍尧》
清末民国初 · 林朝崧
男儿处草莽,有志无由伸。
同调尚龃龉,况乃行路人。
东山花落时,醵饮会亲宾。
银灯照初夜,妙伎堂前陈。
皓齿歌白雪,细腰舞萦尘。
逢君绮席间,爵行不计巡。
小令杂谐谑,翻酒沾衣巾。
半酣发狂态,笑齧妃女唇。
观者如堵墙,交口詈申申。
百年一刹那,浮云是吾身。
醉死讵足悔,但恐为世嗔。
牛角触金花,自古同悲辛。
埋照不出门,庶以葆天真。
一枕北窗风,聊署无怀民。
同调尚龃龉,况乃行路人。
东山花落时,醵饮会亲宾。
银灯照初夜,妙伎堂前陈。
皓齿歌白雪,细腰舞萦尘。
逢君绮席间,爵行不计巡。
小令杂谐谑,翻酒沾衣巾。
半酣发狂态,笑齧妃女唇。
观者如堵墙,交口詈申申。
百年一刹那,浮云是吾身。
醉死讵足悔,但恐为世嗔。
牛角触金花,自古同悲辛。
埋照不出门,庶以葆天真。
一枕北窗风,聊署无怀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胸怀壮志却难以施展的男性形象,他身处乱世,与志同道合者意见不合,如同行路艰难。诗人通过宴会场景来抒发内心情感,银灯初上,佳人献唱,气氛欢愉,然而在醉酒狂欢中,他的狂态引来了嘲笑和非议。他意识到人生短暂,醉生梦死不足以后悔,更怕因此招致世人指责。诗人以牛角比喻自己的命运坎坷,才华被埋没,希望能保持纯真,像北窗风中的隐士一般,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自称为“无怀民”。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坚守自我,醉中言志的无奈与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