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一遍烛听之,深夜诗成不可读,寒风易动鬼神哭
出处:《刻烛行》
明末清初 · 王邦畿
刻烛嘱莫速,刻烛速尔嘱。
尔停嘉尔淑,尔速詈尔毒。
毒莫毒乎文人文,一褒一贬能杀人。
淑莫淑乎文人心,一哀一乐任天真。
真伪不难欺幽独,幽独反难欺此烛。
天下无心有心毒,天下有心无心淑。
两心相对笑嬉嬉,绛纱笼著珊瑚枝。
千年黑漆光离离,中有真人戴金冠,披紫衣。
端坐日月光华里,不知出在何时,驰驱四座发妙思。
语塞眦裂竖两眉,约束如大将行师。
三令五申,斩头馘耳,日中为期。
疾风骤雨笔淋漓,怒雷霹雳电奔驰。
诗成烛在不烛詈,詈烛嘉烛烛不知。
朗诵一遍烛听之,深夜诗成不可读,寒风易动鬼神哭。
马行海,舟行陆。
截竹截竹阴阳六,茧丝不抽明朝续。
尔停嘉尔淑,尔速詈尔毒。
毒莫毒乎文人文,一褒一贬能杀人。
淑莫淑乎文人心,一哀一乐任天真。
真伪不难欺幽独,幽独反难欺此烛。
天下无心有心毒,天下有心无心淑。
两心相对笑嬉嬉,绛纱笼著珊瑚枝。
千年黑漆光离离,中有真人戴金冠,披紫衣。
端坐日月光华里,不知出在何时,驰驱四座发妙思。
语塞眦裂竖两眉,约束如大将行师。
三令五申,斩头馘耳,日中为期。
疾风骤雨笔淋漓,怒雷霹雳电奔驰。
诗成烛在不烛詈,詈烛嘉烛烛不知。
朗诵一遍烛听之,深夜诗成不可读,寒风易动鬼神哭。
马行海,舟行陆。
截竹截竹阴阳六,茧丝不抽明朝续。
鉴赏
这首《刻烛行》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王邦畿所作,通过独特的比喻手法,描绘了创作过程中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的对比,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深刻思考。
诗中以“刻烛”为题,巧妙地将创作过程比作在烛光下进行,强调时间的紧迫性与创作的紧张氛围。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如“毒”与“淑”的对立,代表了作品中正邪、善恶的冲突;“文人”的角色则反映了作者对自身创作态度的反思。同时,“真伪不难欺幽独”一句,表达了对真实情感表达的追求,即使在孤独中也能保持自我。
“天下无心有心毒,天下有心无心淑”揭示了社会上人心的复杂性,既有恶意也有善意,而真正的创作往往需要纯净的心灵。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两心相对笑嬉嬉,绛纱笼著珊瑚枝”,展现了创作时内心的愉悦与灵感的涌现。然而,这样的时刻却容易被外界因素干扰,如“千年黑漆光离离,中有真人戴金冠,披紫衣。端坐日月光华里”,象征着创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与考验。
最后,“疾风骤雨笔淋漓,怒雷霹雳电奔驰”形象地描绘了创作时的激情与活力,而“诗成烛在不烛詈,詈烛嘉烛烛不知”则表达了对创作成果的珍视与自我审视,即使在完成作品后,诗人仍能从烛光中获得新的启示。
整首诗通过对创作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其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