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筑江村翠岭坳,喜君书室近衡茅
宋 · 王庭圭
卜筑江村翠岭坳,喜君书室近衡茅。
牙签插架几千册,准拟从头借一抄。
牙签插架几千册,准拟从头借一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庭圭在兵火之后,寄居江村时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卜筑于江村翠岭之中的宁静生活,以及对书籍的渴望与向往。
首句“卜筑江村翠岭坳”,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选择隐居之地的情景,江边的村落,翠绿的山岭,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在这里建造了自己的居所,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平静。
接着,“喜君书室近衡茅”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邻居书室的喜悦之情。在战乱之后,书籍往往成为稀有之物,能够接近一个藏书丰富的书室,对于热爱阅读的诗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慰藉。
“牙签插架几千册,准拟从头借一抄”两句,则直接展示了诗人对书籍的渴望。他想象着自己可以借阅书架上成千上万册的书籍,并计划从头开始逐一抄录,以满足自己的阅读和学习需求。这种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书籍的珍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学问的执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书籍的热爱以及在困境中依然坚持求知的精神,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