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只隔二三里,恰似高人呼不来
出处:《信笔再和二首 其二》
宋 · 辛弃疾
春酒频开赤印灰,一尊忘我更忘骸。
青山只隔二三里,恰似高人呼不来。
青山只隔二三里,恰似高人呼不来。
注释
春酒:春天饮用的酒。频开:频繁开启。
赤印灰:比喻热烈的颜色或状态。
一尊:一杯。
忘我:忘记自我。
忘骸:忘记身体的存在。
青山:青翠的山。
二三里:两三里的距离。
恰似:就像。
高人:品格高尚的人。
呼不来:叫唤不来。
翻译
春日里频繁开启的酒杯,如同赤印灰烬般热烈,一杯下肚,连自我和身体都仿佛忘却。那青翠的山峦仅相隔两三里,却仿佛高洁之士难以亲近,呼唤也难以引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信笔再和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以饮酒为媒介,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人雅士的敬仰。首句“春酒频开赤印灰”描绘了春天里频繁开怀畅饮的情景,酒杯中的红色印记仿佛化为了灰烬,暗示着诗人借酒消愁或寻求心灵的解脱。次句“一尊忘我更忘骸”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忘我之态,不仅忘却自我,连身体的存在都似乎不复重要。
后两句“青山只隔二三里,恰似高人呼不来”,通过写近在咫尺的青山,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超脱尘世、难以亲近的高人的羡慕与渴望。他觉得那些高人仿佛就住在青山之中,虽然距离不远,但想要邀请他们前来却是遥不可及,如同呼唤也唤不来的神仙般令人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借饮酒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人境界的追求,体现了辛弃疾词作中常见的豪放洒脱与深沉内敛并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