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矜文武足,一醉寒溪夜
出处:《祭岳回重赠孟都督》
唐 · 韩翃
封作天齐王,清祠太山下。
鲁公秋赛毕,晓日回高驾。
从骑尽幽并,同人皆沈谢。
自矜文武足,一醉寒溪夜。
鲁公秋赛毕,晓日回高驾。
从骑尽幽并,同人皆沈谢。
自矜文武足,一醉寒溪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封:被封为。作:担任。
天齐王:古代神话中的神祇名。
清祠:清净的祠庙。
太山:即泰山,五岳之首。
鲁公:指鲁地的官员或尊称。
秋赛:秋季的祭祀活动。
晓日:早晨的太阳。
高驾:高贵的车驾。
从骑:随从的骑兵。
幽并:古代两个州名,代指勇猛之人。
同人:同行的人,朋友。
沈谢:沈约、谢灵运,均为南朝著名文人。
自矜:自夸。
文武足:文才武略俱佳。
一醉:尽情饮酒。
寒溪夜:寒冷的溪边夜晚。
翻译
他被封为天齐王,在泰山脚下设立清净的祠庙。鲁地的秋季祭祀结束,朝阳映照着他的车队返回。
随从都是幽州和并州的勇士,朋友们如同沈约和谢灵运般才子。
他自夸文武双全,决定在寒冷的溪边夜宴畅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泰山下举行的祭祀活动,诗人以飘逸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恢宏壮丽的画面。开篇“封作天齐王,清祠太山下”两句,设定了祭祀的地点是在泰山脚下的神祇之所,此处“天齐王”指代泰山的尊贵地位,“清祠”则表明祭坛的庄严与肃穆。
接着“鲁公秋赛毕,晓日回高驾”两句,时间转换至祭祀活动结束之后,秋日的阳光透过树梢,照耀着归途的车马队伍,“鲁公”或许是指主持此次祭祀的尊贵人物,而“秋赛毕”则暗示了一个完整的季节周期和祭典程序的圆满结束。诗人捕捉到了早晨日光照亮高大的车驾,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明媚的氛围。
“从骑尽幽并,同人皆沈谢”两句,则转向描写随行的侍从与众人都沉浸在对祭祀活动的回味之中,“从骑”指的是跟随主宾的骑士或侍卫,而“幽并”则可能是指他们的心情逐渐变得宁静且敬畏。诗中的“同人皆沈谢”,表达了参与者对于这场盛大的祭祀活动所产生的情感共鸣和深刻的感激之情。
最后,“自矜文武足,一醉寒溪夜”两句,诗人转而描写自己在一番醉酒之后,对于文学(文)与武功(武)的自信满满。在“寒溪夜”的宁静背景下,这份自负如同山间的清泉般清澈见底。这里的“矜”字用得恰到好处,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才艺的自信,也流露出一丝超脱世俗的孤傲。
这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与自我认知的展现,不仅展示了唐代文人的高超艺术造诣,也反映出他们对于自然、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深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