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鼓声是谁致,聪明慈惠陇西公
出处:《至抚州崇仁县寄彭思禹奉议兄四首 其一》
宋 · 释德洪
去年岁饥民减口,晨无炊烟閒甑缶。
面馀菜色短气中,经营有钱易升斗。
抱孙买锄今岁丰,黄云?稏村村同。
东林鼓声是谁致,聪明慈惠陇西公。
面馀菜色短气中,经营有钱易升斗。
抱孙买锄今岁丰,黄云?稏村村同。
东林鼓声是谁致,聪明慈惠陇西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社会民生的景象,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状况,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关注和感慨。
首句“去年岁饥民减口”,点明去年因年成歉收,人口减少的情景。接着“晨无炊烟閒甑缶”进一步描绘出百姓生活困顿,早晨连炊烟都难见的凄凉画面。“面馀菜色短气中”则以人物形象刻画,通过面容憔悴、气色不佳,表现了生活的艰辛。“经营有钱易升斗”则是说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节衣缩食,用钱换取粮食。
转折处,“抱孙买锄今岁丰”描述了今年的丰收景象,人们抱着孙子,购买农具,准备耕作,预示着好年景的到来。“黄云?稏村村同”用“黄云”比喻稻谷成熟时的金黄色,强调了丰收的盛况,同时“村村同”则表现出丰收是普遍的现象,而非个别现象。
最后两句“东林鼓声是谁致,聪明慈惠陇西公”将话题转向对某位官员的赞美,认为正是这位官员的聪明智慧和仁慈恩惠,才使得这片土地得以丰收。这里的“陇西公”可能是指地方官吏,表达了诗人对官员为民众谋福利的感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宋代社会由饥荒到丰收的变化,以及民众生活的起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官员为民服务的期待与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