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塘翠苑春游赊,笑指平康卖酒家
出处:《郊外醉题嘲徐子一首》
明 · 黄省曾
兰塘翠苑春游赊,笑指平康卖酒家。
我把苏台一片月,樽前照尔颜如花。
吴宫西子枉倾国,綵云已□归尘沙。
红妆对汝不衔酒,徒看宝镜生嗟嗟。
我把苏台一片月,樽前照尔颜如花。
吴宫西子枉倾国,綵云已□归尘沙。
红妆对汝不衔酒,徒看宝镜生嗟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郊外春游的情景,以轻松幽默的笔触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首句“兰塘翠苑春游赊”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的美丽画卷,绿意盎然的兰塘与翠绿的园林相映成趣,春意正浓。接着,“笑指平康卖酒家”一句,通过友人指向卖酒家的动作,透露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仿佛在说,让我们稍作停留,享受一番。
“我把苏台一片月,樽前照尔颜如花”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美景,诗人将月光比作苏台之月,照亮了友人的脸庞,使之如同花朵般美丽,充满了诗意的浪漫。这种将自然之美与人物之美相结合的手法,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后两句“吴宫西子枉倾国,彩云已□归尘沙”中,“吴宫西子枉倾国”借用了西施的故事,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与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世事无常,繁华终会消逝的主题。“彩云已□归尘沙”中的空缺部分可能是指“散”,形象地描绘了美好事物最终归于平凡或消失的景象,增添了诗歌的哲理性。
最后,“红妆对汝不衔酒,徒看宝镜生嗟嗟”则以红妆女子面对宝镜时的叹息,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无奈与感慨。女子不饮酒,只是对着镜子自怜,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人性深处情感的细腻捕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历史和人性的独到见解,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