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羡君有志窥贤圣,霁月光风共此天全文

羡君有志窥贤圣,霁月光风共此天

元末明初 · 王翰
镜里灵台本湛然,不知何处得云烟。
河源既浊流难洁,竿表先倾影亦偏。
若向静时无隔蔽,不容动处指媸妍。
羡君有志窥贤圣,霁月光风共此天

鉴赏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诗人王翰所作,题为《题高以正正心斋诗卷》。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旨在探讨内心修养与外在世界的关系。

首联“镜里灵台本湛然,不知何处得云烟”,以镜喻心,灵台象征内心的纯净,却因外界的影响而蒙上尘埃,如同镜面被云烟遮蔽,形象地描绘了心灵受到外界干扰的状态。

颔联“河源既浊流难洁,竿表先倾影亦偏”,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污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河源代表源头,一旦浑浊,水流自然难以清澈;竿表之影,比喻个体行为对自身形象的影响,如果行为不端,其影子也会歪斜,暗示了个人道德品质与社会评价之间的关联。

颈联“若向静时无隔蔽,不容动处指媸妍”,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对于认知事物的重要性。只有在内心宁静之时,才能客观地看待事物,不受外界干扰。反之,在情绪波动或行动时,容易产生偏见,无法公正地评价他人或自我。

尾联“羡君有志窥贤圣,霁月光风共此天”,表达了对高以正追求高尚品德的敬佩之情。希望他能像晴朗的月光和清风一样,与天地同辉,不仅在个人修养上达到贤圣之境,也能影响周围的人,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内心修养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