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火不焚杨琏塔,箭锋犹抵伍胥潮
出处:《咏白塔》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天山乳凤飞来小,东渡衣冠又六朝。
劫火不焚杨琏塔,箭锋犹抵伍胥潮。
磷光夜附山精出,龙气春随海雾消。
独有宫人斜畔月,多情犹自照吹箫。
劫火不焚杨琏塔,箭锋犹抵伍胥潮。
磷光夜附山精出,龙气春随海雾消。
独有宫人斜畔月,多情犹自照吹箫。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天山脚下的白塔,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历史的沉淀和神秘色彩。"天山乳凤飞来小"一句,以凤凰比喻塔的精致与灵秀,暗示其来历非凡。"东渡衣冠又六朝"则点出塔历经多个朝代变迁,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劫火不焚杨琏塔"暗指塔的坚固与历史的动荡,即使灾难也无法摧毁。"箭锋犹抵伍胥潮"进一步强化了塔的坚韧,将塔与古代英雄伍子胥的传说相联系,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
"磷光夜附山精出,龙气春随海雾消"运用了象征手法,描绘了夜晚塔影与山精相伴,春天塔气与海雾交融的景象,增添了神秘与诗意。
最后,诗人以"独有宫人斜畔月,多情犹自照吹箫"作结,借月光下白塔的静谧,表达了对历史遗迹中蕴含的情感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繁华的追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示了杨维桢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