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太极才分后,谁见乾坤未辟先
我生太极才分后,谁见乾坤未辟先。
果老晦翁元不偶,定山石洞岂徒言。
鹫峰百尺竿头上,又舞溪云大雪前。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玄妙的意境,展现了对宇宙生成与道家思想的深刻探讨。诗人庄昶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将抽象的哲学概念具象化,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邃哲思。
“何处圆融是的传,本无奄处本无鲜。”这两句开篇即提出了对宇宙本源的追问,暗示了宇宙的生成并非由任何具体之物所创造,而是自然流转、圆融无碍的存在状态。这里的“奄”字,意为“尽”,“鲜”则指新鲜或新奇,通过否定性的表述,强调了宇宙生成之初的混沌与无始无终的状态。
“我生太极才分后,谁见乾坤未辟先。”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宇宙的演化过程。太极,是中国哲学中的概念,代表宇宙的原始混沌状态。诗人在此处将自身置于宇宙演化之后,表达了个体生命相对于宇宙无限性的渺小感。同时,通过反问“谁见乾坤未辟先”,诗人引出了对宇宙创世之前的思考,暗示了宇宙的形成并非由某个特定时刻开始,而是自始至终、无始无终的动态过程。
“果老晦翁元不偶,定山石洞岂徒言。”这两句借用了道家人物如钟离权(果老)和朱熹(晦翁)的典故,表达了对道家哲学的认同。果老晦翁虽为历史人物,但在此诗中被赋予了超越时空的象征意义,暗示了道家思想对于宇宙真理的追求与理解,并非偶然,而是深藏于自然与人心之中,值得人们深入探索与领悟。
“鹫峰百尺竿头上,又舞溪云大雪前。”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鹫峰高耸入云,溪云在大雪之前翩翩起舞。这样的画面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美丽,也寓意着诗人对于宇宙奥秘的追寻与感悟,如同在高山上寻找真理,即使面对严寒与挑战,依然坚持不懈。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和哲理性的话语,构建了一个既宏大又深邃的宇宙观,引导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引发对生命、宇宙以及存在的深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