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牙大纛行春暇,满酌郫筒酹武侯
出处:《寄观察陈座师》
明 · 胡应麟
千骑西南最上头,雪山晴色照吴钩。
高牙大纛行春暇,满酌郫筒酹武侯。
高牙大纛行春暇,满酌郫筒酹武侯。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边塞景象与文人雅士的风雅情怀。首句“千骑西南最上头”,以“千骑”展现宏大场面,点明了人物所在之地的辽阔与壮观,同时“西南最上头”则暗示了地理位置的特殊,可能指向边疆或远离繁华的地区,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壮志凌云的氛围。
“雪山晴色照吴钩”,将雪山的晴朗景色与“吴钩”(古代的一种弯刀)巧妙结合,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的壮丽,也暗喻了诗人内心对英勇、豪迈之气的向往和追求。雪山的洁白与晴空的湛蓝相互映衬,赋予了画面以鲜明的色彩对比,同时也象征着诗人高尚纯洁的精神追求。
接下来,“高牙大纛行春暇”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边疆巡行的场景。这里的“高牙大纛”是古代官员出行时的仪仗标志,代表着权力与威严。“行春暇”则表明了在巡视之余,还有时间享受自然风光,体现了边疆治理者既注重军事与政治责任,又不忘欣赏自然之美,追求生活情趣的平衡。
最后一句“满酌郫筒酹武侯”,则将情感转向历史与文化。郫筒是一种古代的酒器,这里用来盛酒祭奠诸葛亮(字孔明,又称武侯),表达了对这位杰出政治家、军事家的敬仰之情。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忠诚,成为了后世效仿的典范。通过这一行为,诗人不仅寄托了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也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边疆的巡行场景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展现了诗人宏大的视野、深邃的情感以及对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