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秘书郎此意,静弹高咏有谁知
出处:《偶作寄王秘书》
唐 · 齐己
七丝湘水秋深夜,五字河桥日暮时。
借问秘书郎此意,静弹高咏有谁知。
借问秘书郎此意,静弹高咏有谁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七丝:指七弦琴,中国传统拨弦乐器,常用于表达深远或幽静的情感。湘水:湘江,中国南方的一条著名河流,常在文学作品中象征着哀怨或思念。
秋深夜:深秋的夜晚,营造出寂静、凉爽且带有些许哀愁的氛围。
五字:古代汉诗中常见的一种诗体,每句五个字,这里特指简短而意蕴深远的诗句。
河桥:横跨河流的桥梁,此处作为日暮时分的背景,增添画面感。
借问:请问,委婉地表示询问。
秘书郎:古代官职名,负责掌管文书等事务,这里可能比喻为文人学者或了解诗文意蕴的人。
此意:指前文描述的深秋夜景与河桥日暮的诗意情境。
静弹:安静地弹奏乐器,这里特指弹琴。
高咏:高声吟诵诗歌,表达高雅的情怀。
有谁知:疑问语气,意指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或欣赏这种高雅的艺术表现。
翻译
在深沉的秋夜,湘江水潺潺,带着七弦琴的旋律;夕阳西下时,河桥上题写着五个字的诗篇。请问那位掌管文献的秘书郎,这番意境中,静静弹奏高雅吟诵的,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
鉴赏
诗人在秋夜的深处,面对着湘水的七丝之流和五字河桥的暮色,借问王秘书郎关于诗意的理解。同时,诗中透露了一种静谧弹奏高声咏唱的情景,却只有少数人能领会其深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艺术与情感的独特感受,以及对知音者的渴望和珍视。在唐代背景下,这样的情怀更显得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上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