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明日近,十月此宵残
出处:《十月晦日过兴公斋头夜谈》
明 · 陈鸿
一阳明日近,十月此宵残。
雨意辜梅信,风声戛竹竿。
坐长灯坠焰,吟苦砚生寒。
祇恐穷年迫,忧心集百端。
雨意辜梅信,风声戛竹竿。
坐长灯坠焰,吟苦砚生寒。
祇恐穷年迫,忧心集百端。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陈鸿的《十月晦日过兴公斋头夜谈》描绘了深秋时节的一个夜晚景象。诗人通过"一阳明日近",暗示冬日将至,白天逐渐缩短,黑夜显得更长。"十月此宵残"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漫长。
"雨意辜梅信"中的"梅信"通常指梅花开放的讯息,这里暗指冬季的到来,但雨水却辜负了这份期待,未能带来寒冬的预兆。"风声戛竹竿"则以风吹竹子的声音,渲染出夜晚的寂静与凄冷。
诗人独自坐在昏黄的灯光下,"坐长灯坠焰"描绘了灯火摇曳的场景,暗示时光的消逝和内心的孤寂。"吟苦砚生寒"则写出诗人苦思冥想,连砚台都因寒冷而显得冰冷,反映出其深沉的思绪和创作的艰辛。
最后两句"祇恐穷年迫,忧心集百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时光匆匆、岁月逼人的忧虑,以及内心纷繁复杂的情绪。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深秋末日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