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暗儿篝火,晨饥妇饷炊
出处:《归故园述怀呈唐伯宪 其二》
宋 · 姜特立
三径元须近,吾庐亦庶几。
稍晴频纵步,遇雨不愁归。
夕暗儿篝火,晨饥妇饷炊。
栈羊远可炙,枥马不须鞿。
引路犬先到,惯人禽懒飞。
有时携旷士,把酒更论诗。
松露滴行帐,山风吹舞衣。
吾生身外足,此乐里中稀。
叹息游嵩馆,前贤意重违。
稍晴频纵步,遇雨不愁归。
夕暗儿篝火,晨饥妇饷炊。
栈羊远可炙,枥马不须鞿。
引路犬先到,惯人禽懒飞。
有时携旷士,把酒更论诗。
松露滴行帐,山风吹舞衣。
吾生身外足,此乐里中稀。
叹息游嵩馆,前贤意重违。
注释
三径:隐居的小路。庶几:差不多。
稍晴:天气略微放晴。
纵步:随意散步。
篝火:野外的火堆。
妇饷炊:妻子做饭。
栈羊:悬挂的羊肉。
枥马:马厩中的马。
引路犬:带路的狗。
惯人禽:习惯的人和鸟。
旷士:志趣高洁的人。
论诗:谈论诗歌。
行帐:行军帐篷。
舞衣:随风飘动的衣裳。
身外足:生活所需已足。
里中稀:乡间少有。
嵩馆:嵩山的馆舍。
重违:违背心意。
翻译
不必过于靠近那三条小径,我的茅庐也足够接近。天气稍微放晴,我就会常常散步,即使下雨也不怕回家。
傍晚天色昏暗,孩子们点燃篝火,早晨妻子准备早餐。
远处的栈羊可以烤着吃,马厩里的马无需系缰绳。
带路的狗总是先到达,习惯了的人和鸟都不再惊飞。
有时我会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饮酒论诗。
松露滴落在我行军帐中,山风轻轻吹动我的衣裳。
对于我来说,生活所需之外别无他求,这样的乐趣在乡间却很少。
感叹游览嵩山的馆舍,前辈们的意愿与我心意相悖。
鉴赏
这首宋诗《归故园述怀呈唐伯宪(其二)》是姜特立所作,表达了诗人回归田园生活的满足与闲适之情。首句“三径元须近”,意味着诗人选择接近自然的小径,暗示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接下来,“吾庐亦庶几”表达了对自家居所的自得,认为它也符合理想中的宁静生活。
“稍晴频纵步,遇雨不愁归”描绘了诗人顺应天气变化,享受漫步的乐趣,即使下雨也不影响他的归心。傍晚时分,孩子围着篝火读书,早晨妻子准备饭菜,温馨的家庭画面展现出来。诗人甚至可以烤羊、骑马而无需束缚,自由自在。
“引路犬先到,惯人禽懒飞”写出了田园生活的和谐,狗识途,鸟不惊,显示出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诗人邀请朋友一同饮酒论诗,享受松露滴落、山风轻拂的自然乐趣,生活情趣盎然。
最后两句“吾生身外足,此乐里中稀”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世喧嚣、内心富足的田园生活的深深满足,感叹这样的生活是城市生活中难以寻觅的。结尾处提到“叹息游嵩馆,前贤意重违”,诗人感慨自己虽然回归田园,但仍未能完全脱离前人的期望或世俗的追求,流露出一丝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都市生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