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微言或弃,归休从此始
出处:《视涝》
宋 · 陈刚中
暨阳古泽中,今岁仍大水。
舟行民田中,一浪四十里。
农夫相对泣,父子饥欲死。
酷吏亦何心,诛求殊未已。
岂繄竭膏血,直欲剥肤髓。
哀此无告民,有生皆赤子。
天灾自流行,助虐亦何理。
我愧才术疏,陆陆佐小垒。
熟视不能救,有泪空如洒。
皇心念下民,恻怛形诏旨。
丁宁既谆复,象魏几黄纸。
要须尽蠲除,仰称德意美。
人微言或弃,归休从此始。
舟行民田中,一浪四十里。
农夫相对泣,父子饥欲死。
酷吏亦何心,诛求殊未已。
岂繄竭膏血,直欲剥肤髓。
哀此无告民,有生皆赤子。
天灾自流行,助虐亦何理。
我愧才术疏,陆陆佐小垒。
熟视不能救,有泪空如洒。
皇心念下民,恻怛形诏旨。
丁宁既谆复,象魏几黄纸。
要须尽蠲除,仰称德意美。
人微言或弃,归休从此始。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刚中的《视涝》,描述了暨阳地区遭受洪水灾害的惨状。诗中通过描绘舟行于满是洪水的田间,农民们哭泣、父子濒死的悲惨画面,揭示了官府酷吏不顾百姓疾苦,过度征敛的不仁行为。诗人感叹天灾人祸交织,表达对弱势群体的深深同情,并自责才能有限,无法直接救援。他期待皇帝能体恤民情,颁布诏令免除赋税,以彰显仁德之美。然而,他也认识到自己的声音可能微弱,只能以此为契机,希望能开始改变现状,结束苦难。整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的忧虑与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