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口众山断,嵚崟耸天壁
出处:《初至崖口》
唐 · 宋之问
崖口众山断,嵚崟耸天壁。
气冲落日红,影入春潭碧。
锦缋织苔藓,丹青画松石。
水禽泛容与,岩花飞的皪。
微路从此深,我来限于役。
惆怅情未已,群峰暗将夕。
气冲落日红,影入春潭碧。
锦缋织苔藓,丹青画松石。
水禽泛容与,岩花飞的皪。
微路从此深,我来限于役。
惆怅情未已,群峰暗将夕。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崖口:峭壁的边缘。众山断:众多山峰被截断的景象。
嵚崟:形容山势高峻险要。
天壁:直插云霄的山壁,如同天空的墙壁。
气冲:气势磅礴,冲天而起。
落日红:夕阳的红色光辉。
影入:倒映在。
春潭碧:春天清澈碧绿的水潭。
锦缋:精细的织物图案,比喻色彩斑斓。
苔藓:岩石或地面上生长的绿色植物。
丹青:指绘画,这里形容松石如画。
松石:松树和山石,常用于描绘山水之美。
水禽:生活在水中的鸟类。
泛容与:悠闲自得的样子。
岩花:岩石缝隙中生长的花。
飞的皪:光彩闪烁,形容花开灿烂。
微路:狭窄的小路。
从此深:从这里开始变得深远。
我来限于役:我因劳役而来,行动受限。
惆怅:忧郁失意的心情。
情未已:情感没有平息。
群峰暗将夕:随着夜晚来临,群山变得昏暗不明。
翻译
峭壁截断众山峦,险峻高峰直刺天。夕阳映照气势宏,翠绿深潭倒映艳。
锦绣如同苔藓织,松石仿佛丹青绘。
水鸟悠然水面游,岩上花儿璀璨开。
小径蜿蜒深入幽,我行受限于劳役。
愁绪未尽心难平,群山黯淡随夜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初到崖口时的心境和情感体验。
"崖口众山断,嵚崟耸天壁。"两句描写了山峰如剪刀般切割天际,形成了一道道雄伟的天然屏障。这里的“崖”指的是悬崖峭壁,而“嵚崟”则形容山势之险峻。
"气冲落日红,影入春潭碧。"表达了夕阳西下的景象,红色的晚霞与清澈的泉水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动静结合的美。
"锦缋织苔藓,丹青画松石。"这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质感,通过对苔藓、松石的描写,将自然景物人格化,彰显出诗人的审美情趣。
"水禽泛容与,岩花飞的皪。"则是对山谷中流水和飞落花瓣的细腻描绘,透露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微路从此深,我来限于役。"诗人通过描述小路的曲折和自己的行踪,暗示了自己似乎被某种力量或任务所束缚。
最后两句“惆怅情未已,群峰暗将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舍与忧虑,以及对即将到来的黄昏景象的一种无奈感受。这里的“惆怅”形容了一种淡淡的忧愁,而“群峰暗将夕”则是在说山峰在渐渐地被夜色所笼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初到崖口时的心境变化和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一首充满生动画面与深沉情感的山水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