蓐收何在渺层空,三伏炎蒸尚未中
出处:《儿辈次复热诗韵再次韵示之》
宋 · 曾几
蓐收何在渺层空,三伏炎蒸尚未中。
况复今宵无好月,不知底处有清风。
看云暮暮不为雨,畏日朝朝还自东。
忆昔给孤园里梦,褰裳觅路踏泥融。
况复今宵无好月,不知底处有清风。
看云暮暮不为雨,畏日朝朝还自东。
忆昔给孤园里梦,褰裳觅路踏泥融。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题为《儿辈次复热诗韵再次韵示之》。诗人以夏末时节的暑热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清凉的渴望和对过去的回忆。
首句“蓐收何在渺层空”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秋神蓐收,暗示夏季即将过去,但炎热还未消退,给人一种空旷而酷暑难耐的感觉。接着,“三伏炎蒸尚未中”进一步强调了天气的炎热,连三伏天的酷热都还未到尽头。
“况复今宵无好月,不知底处有清风”两句,诗人感叹夜晚没有明亮的月亮,更增添了炎热的困扰,同时流露出对凉爽清风的期盼。他想象着即使有风,也可能是微弱且难以察觉的。
“看云暮暮不为雨,畏日朝朝还自东”描绘了夏日云朵虽多,却无法带来降雨,太阳每日依旧升起,象征着暑热的持久。诗人借此表达对气候变化的无奈和对清凉的期待。
最后,“忆昔给孤园里梦,褰裳觅路踏泥融”回忆起往昔在给孤园(可能指一处清凉之地)的梦境,那时还能漫步在湿润的泥土上,与现实的酷热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夏日酷热的厌倦和对清凉的向往,以及对过去美好记忆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