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陵三百年,继踵山谷黄
出处:《寓居叙南》
宋 · 白麟
僰道古戎州,何人开天荒。
向者名胜流,经兹水云乡。
少陵三百年,继踵山谷黄。
二老经行处,草木生辉光。
向者名胜流,经兹水云乡。
少陵三百年,继踵山谷黄。
二老经行处,草木生辉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僰道:古代地名,位于今四川宜宾一带。戎州:古代行政区划,指蜀地西部的戎族地区。
天荒:未开发的荒凉之地。
名胜流:历史上著名的风景名胜之地。
水云乡:形容山水之间如诗如画的乡村。
少陵:指杜甫,因其在成都的浣花溪有故居,故称杜少陵。
山谷黄:比喻杜甫的诗歌风格,如山谷中的菊花,清新脱俗。
经行处:行走、经过的地方。
草木生辉光:形容杜甫等人的文学影响,使得周围环境都显得更加生动有光彩。
翻译
僰道曾是古老的戎州之地,是谁在此开启了一片蛮荒过去的名胜之地,如今变成了水雾缭绕的田园之乡
历经三百年的时光,杜甫这样的大诗人接踵而来,如同山谷中的黄花相继绽放
他们走过的地方,连草木都仿佛沾染了光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古老戎州的向往与赞美,开篇即问何人能开辟如此广阔之地。"向者名胜流"表明这里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著名的胜迹,而"经兹水云乡"则是说这些胜景都沿着蜿蜒的河流和云雾缭绕的山村展现。
接着,诗人提到历史上的"少陵三百年,继踵山谷黄",这里的"少陵"可能指的是古代的贤者或隐士,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足迹,而"三百年"则是时间的长度,或许是对悠久历史的一种象征性表述。"继踵"意味着后人沿袭前人的步伐,"山谷黄"可能暗示着岁月的沧桑和自然景观的变迁。
最后两句"二老经行处,草木生辉光"描绘了两位仙风道骨的长者在这片土地上漫步,他们的脚步所到之处,竟使得草木都生出异乎寻常的光彩。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也是对这些长者的神通广大的一种描写。
整首诗通过对古老戎州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