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作颂镌其功,藤皮坚滑刀如风
出处:《偶樵寄示旧作藤鼓行三章歌以和之》
清 · 施山
苍梧羊石端州门,以藤为鼓吾所闻。
君于三鼓曾见一,作诗气压千人军。
明臣灭贼根株绝,更挽妖藤宝刀?。
团团冒以黄牛皮,罚令司更赎前孽。
二百年来乱夷狄,腾腾击鼓鼓欲裂。
大臣鞶带曾三锡,辱国丧师不可说。
坐令米贼轻国宪,南纪滔滔日流血。
即今鼙鼓中原息,西北萑苻未诛灭。
安得拔钉褫牛皮,老藤十丈复联结。
皇灵感物变顽性,飞渡黔山斩萌蘖。
归来作颂镌其功,藤皮坚滑刀如风。
岐阳之石蛮溪铜,以比尔鼓将毋同。
云台马武山林雄,中兴汉代声隆隆。
谁知顺逆妖祥异,湖海犹忧伏莽戎。
君于三鼓曾见一,作诗气压千人军。
明臣灭贼根株绝,更挽妖藤宝刀?。
团团冒以黄牛皮,罚令司更赎前孽。
二百年来乱夷狄,腾腾击鼓鼓欲裂。
大臣鞶带曾三锡,辱国丧师不可说。
坐令米贼轻国宪,南纪滔滔日流血。
即今鼙鼓中原息,西北萑苻未诛灭。
安得拔钉褫牛皮,老藤十丈复联结。
皇灵感物变顽性,飞渡黔山斩萌蘖。
归来作颂镌其功,藤皮坚滑刀如风。
岐阳之石蛮溪铜,以比尔鼓将毋同。
云台马武山林雄,中兴汉代声隆隆。
谁知顺逆妖祥异,湖海犹忧伏莽戎。
鉴赏
这首清代施山的《偶樵寄示旧作藤鼓行三章歌以和之》描绘了一种象征性的历史场景,通过“苍梧羊石”、“藤为鼓”的意象,讲述了古代岭南地区抵御外敌的故事。诗人提到“三鼓”与“一见”,暗示关键时刻的英勇表现;“明臣灭贼”象征着朝廷的胜利,“妖藤宝刀”则寓言了战胜邪恶的力量。
诗中批评了某些大臣的失职,导致“乱夷狄”局面未能彻底平定,鼓声“欲裂”反映了战乱的激烈。诗人对过去的错误表达了遗憾,并希望“皇灵”能改变局势,斩除“萌蘖”。他以“云台马武”这样的英雄形象,赞美中兴时期的壮志豪情,同时也揭示了对潜在威胁的警惕。
整首诗语言生动,富有历史感,通过藤鼓这一载体,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兴衰、忠奸斗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