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我壮年游天禄,万卷尽观如不足
出处:《寄题史伯鱼读书堂》
宋 · 李正民
臧室翻经何太漫,邺侯万轴新堪玩。
长大谁如伯业勤,昼眠多似边韶慢。
斯堂扁榜号读书,读之百过乐有馀。
焚膏继晷自克己,彬彬学子颜之徒。
念我壮年游天禄,万卷尽观如不足。
羽陵蠹简拂蟫鱼,太一青藜曾照烛。
辛勤白发但尝胆,燕坐茅斋犹泛览。
年来老眼渐昏眵,每展青编憎墨淡。
长大谁如伯业勤,昼眠多似边韶慢。
斯堂扁榜号读书,读之百过乐有馀。
焚膏继晷自克己,彬彬学子颜之徒。
念我壮年游天禄,万卷尽观如不足。
羽陵蠹简拂蟫鱼,太一青藜曾照烛。
辛勤白发但尝胆,燕坐茅斋犹泛览。
年来老眼渐昏眵,每展青编憎墨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勤奋好学的读书人,以史伯鱼的读书堂为背景,展现了其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如“臧室翻经”、“邺侯万轴”、“边韶昼眠”等,生动地刻画了读书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首句“臧室翻经何太漫”,以“臧室”比喻藏书丰富的地方,表达了对书籍浩瀚的感慨。“邺侯万轴新堪玩”,则通过对比,突出了邺侯藏书之多,令人赏心悦目。接着,“长大谁如伯业勤”,赞美了伯业的勤奋,将读书之人与伯业相提并论,强调了努力的重要性。
“昼眠多似边韶慢”,以边韶昼眠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读书人专注学习的情景,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其勤奋刻苦。接下来,“斯堂扁榜号读书”,点明了读书堂的名称,进一步强调了读书环境的重要性。
“读之百过乐有馀”,表达了读书的乐趣,即使反复阅读也感到满足。而“焚膏继晷自克己”,则赞扬了读书人夜以继日、严格自律的精神。最后,“辛勤白发但尝胆,燕坐茅斋犹泛览”,描述了读书人即使年老体衰,仍坚持阅读,体现了其对知识的热爱与执着。
整首诗通过对读书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读书人精神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中国古代读书人对知识的渴望、对学问的追求,以及在艰苦环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