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知十年后,此地并衾裯
出处:《南衙寺会宿王鲍二同年》
宋 · 张舜民
遍走长城塞,归由舜阪头。
榜中千里骏,天外二星流。
花月仍寒雨,关河逼寺楼。
宁知十年后,此地并衾裯。
榜中千里骏,天外二星流。
花月仍寒雨,关河逼寺楼。
宁知十年后,此地并衾裯。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遍走:广泛游历。长城塞:长城沿线的军事要塞。
归由:返回的路径。
舜阪头:古代地名,可能指归途中的某个地点。
榜中:名册之中。
千里骏:千里马。
天外:天际。
二星流:两颗流星。
花月:花开月夜。
寒雨:寒冷的雨水。
关河:山川河流。
寺楼:寺庙的楼阁。
宁知:谁能预料。
十年后:未来十年。
此地:这个地方。
并衾裯:共盖一床被子,暗示亲密关系。
翻译
我遍游长城边的要塞,归来途径舜阪头。在名册中挑选千里良驹,天边闪烁着两颗流星。
花开花落,月夜伴着寒雨,关河之景迫近寺庙楼台。
谁能料到十年之后,此地也将是我与你共眠之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南衙寺举行的会宿活动,诗人与同年王鲍一同参与其中。开篇“遍走长城塞,归由舜阪头”两句,勾勒出一种边塞孤寂的氛围,长城如巨龙蜿蜒,舜阪头则是归途中的一个地点,给人一种遥远和苍凉的感觉。
“榜中千里骏,天外二星流”这两句,通过对骏马和星辰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和胸怀。骏马驰骋千里,象征着速度与力量,而那二星在天际流转,似乎在诉说着超脱尘世的遥望。
“花月仍寒雨,关河逼寺楼”一段,则描绘了一个湿冷萧瑟的夜晚场景。花开不败,月挂中天,却是那般寂寞;而关河紧邻寺院,给人一种边塞战事频发的紧张感。
最后,“宁知十年后,此地并衾裯”一句,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预感或是不祥之兆。十年之后,这座寺庙是否还会是聚首之所,还是早已物是人非,只留下一片荒凉?这里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边塞生活的感受,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