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东南落,浮云西北回
出处:《石门别杨六钦望》
唐 · 张说
燕人同窜越,万里自相哀。
影响无期会,江山此地来。
暮年伤泛梗,累日慰寒灰。
潮水东南落,浮云西北回。
俱看石门远,倚棹两悲哉。
影响无期会,江山此地来。
暮年伤泛梗,累日慰寒灰。
潮水东南落,浮云西北回。
俱看石门远,倚棹两悲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燕人:指燕地的人。窜越:逃窜迁移。
期会:约定相聚。
江山:自然景色,也象征国家。
泛梗:比喻生活漂泊不定。
寒灰:形容心情冷淡。
潮水:自然现象,象征时光流逝。
浮云:象征漂泊不定或变化无常。
石门:可能指具体的地名或象征远方。
倚棹:倚靠船桨。
翻译
燕地的人一同逃难,跨越万里路途充满悲哀。彼此间的联系和约定遥不可及,只在这片江山之间流淌。
晚年漂泊不定,每日的生活只能以些许温暖安慰冰冷的心灵。
潮水向东方落下,浮云在西方飘回原处。
我们都望着遥远的石门,倚着船桨,心中充满悲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离别之情和对故人的思念。"燕人同窜越,万里自相哀"两句表达了人们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相隔万里却又无从会面,只能在异乡他乡中互相哀叹。"影响无期会,江山此地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美好景致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受。
"暮年伤泛梗,累日慰寒灰"表达了诗人晚年时对过往的回忆和悲伤,以及在长久的孤独中寻找慰藉之意。"潮水东南落,浮云西北回"则是自然景象的描写,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波动。
最后两句"俱看石门远,倚棹两悲哉"显示了诗人面对友人的离去,只能凝望着远方的石门,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写,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