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本何为者,逢公幕府开
出处:《薛端明挽章三首 其三》
宋 · 曹彦约
客本何为者,逢公幕府开。
兵间虽有志,度外本非才。
流水音何在,高风首屡回。
只今岩石望,宁忍泰山颓。
兵间虽有志,度外本非才。
流水音何在,高风首屡回。
只今岩石望,宁忍泰山颓。
注释
客:客人。本:本来。
何为者:是什么身份的人。
逢:遇到。
公幕府:官员的府邸。
兵间:军中。
虽:虽然。
度外:考虑范围之外。
非才:没有那样的才能。
流水音:流水般的音乐。
何在:在哪里。
高风:高尚的风范。
屡回:多次回头。
只今:现在。
岩石望:在岩石上眺望。
宁:怎能。
泰山颓:泰山倒塌(比喻重大事物的崩溃)。
翻译
客人原本为何人,恰逢公府大门开。身处军伍虽有志,自知才能不在选之外。
流水般的乐声何处寻,高尚节操使我频频回首。
如今只能在岩石上眺望,怎忍心见泰山崩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所作的挽章三首中的第三首,悼念的对象是薛端明。诗中表达了对薛公的敬仰和对其去世的哀痛之情。
"客本何为者",开篇以疑问起笔,暗示薛公生前的身份可能是个过客,但他的影响力却超越了常人。"逢公幕府开",薛公曾主持幕府,显示出他的地位和影响力。
"兵间虽有志",赞扬薛公在军事上有远大抱负,尽管身处战乱之中,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度外本非才",谦虚地表示薛公的才能超出了寻常的尺度,他并非仅凭才能取胜,而是人格魅力和智慧并重。
"流水音何在",用流水比喻薛公的教诲和影响,如同流水般深远,如今已难觅踪迹。"高风首屡回",赞美薛公高尚的品格常常引领他人,让人景仰。
"只今岩石望",诗人以岩石象征薛公坚韧不屈的精神,即使在世事变迁中,人们仍会怀念他的身影。"宁忍泰山颓",表达出对薛公逝世的深深悲痛,如同泰山崩塌般的震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薛公的形象和影响,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