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追凉困无所,何当日云夕全文

追凉困无所,何当日云夕

出处:《和秦寿之喜雨
宋 · 王之道
云峰拥棱层,不动若顽石。
追凉困无所,何当日云夕
挥箑汗如流,欲卧莫安席。
云头从北来,微风动疏荻。
滂沱一尺雨,旱魃惊辟易。
巾屦获暂御,尊酒容复觅。
谁怜贫长卿,空洞家四壁。
熬熬炉炭中,万物同一息。
明朝槁苗兴,农亩歌帝力。

拼音版原文

yúnfēngyōngléngcéngdòngruòwánshí

zhuīliángkùnsuǒdāngyún

huīshàhànliúān

yúntóucóngběiláiwēifēngdòngshū

pāngtuóchǐhànjīng

jīnhuòzànzūnjiǔróng

shuíliánpínchángqīngkōngdòngjiā

áoáotànzhōngwàntóng

míngcháogǎomiáoxīngnóng

注释

云峰:云雾缭绕的山峰。
顽石:形容山峰静止不动的样子。
追凉:寻找清凉。
日云夕:傍晚时分,云霞满天。
挥箑:挥动扇子。
尊酒:美酒。
长卿:借指诗人自己,贫穷的文人。
熬熬:形容炉火炽热。
槁苗:枯萎的作物。
帝力:指上天的力量,这里指雨水的恩惠。

翻译

云雾缭绕的山峰如同层层叠叠的棱角,静止不动犹如顽石一般。
在寻找清凉时感到困倦无处安身,何时才能等到傍晚云霞满天的时候。
挥动扇子,汗水如泉水般流淌,想要躺下却无法安心入睡。
乌云从北方飘来,微风吹过稀疏的芦苇丛。
突然间下起倾盆大雨,连旱灾之神也惊慌退避。
暂时用衣物抵挡雨水,希望能再找到一壶酒。
谁能怜悯我这贫穷的长卿,家中四壁空空荡荡。
炽热的炉火中,万物都在同一气息中煎熬。
明天清晨,枯萎的作物因雨水复苏,农民们将歌唱上天的恩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及时雨后的景象,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述,展现了农民对自然恩赐的喜悦。开篇“云峰拥棱层,不动若顽石”塑造出一幅静谧的山峦图景,山峰如同沉睡中的巨兽,稳固而不动,给人以深远和坚实的感觉。

接下来的“追凉困无所,何当日云夕”则传递了一种急切和期待的情绪。诗人似乎在寻找那份难得的清凉,却又被炎热逼迫,只能望着天边的云朵,盼望着夜晚的降临。

“挥箑汗如流,欲卧莫安席”生动地描写了夏日的酷热和劳作后的疲惫,诗人手执扇子,汗水像溪流一般,却连坐下的席子都找不到一丝安宁。

紧接着,“云头从北来,微风动疏荻”中,诗人捕捉到天气的变化,北来的云朵预示着雨水的降临,而那轻柔的风吹拂过稀疏的芦苇,似乎也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雨。

“滂沱一尺雨,旱魃惊辟易”则是对这场及时雨的具体描写。诗人用“滂沱”二字形容雨声之大,而“旱魃惊辟易”则表明了干旱之地对于这场雨的渴望和欢迎。

在雨后的凉爽中,诗人又提到了一种生活中的小确幸——穿上刚洗过的衣物,“巾屦获暂御,尊酒容复觅”让人感受到雨后清新的气息,以及生活中的简单享受。

而“谁怜贫长卿,空洞家四壁”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一种感慨。尽管外界的自然万物得到滋润和更新,但个人却仍旧面对着贫困,家中空无一物,只有四壁环绕。

“熬熬炉炭中,万物同一息”通过对炉火中炭木燃烧的声音进行描写,传达了一种万物皆可共生的哲思。尽管外界的世界复杂多变,但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一切都归于平和与温暖。

最后,“明朝槁苗兴,农亩歌帝力”则展现了雨后农事的勃发景象。诗人预示着在新的一天,种植将会兴盛,而农民们也将为此而歌颂上天的恩惠。

整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场夏日暴雨后的美好景致,更通过诗人的细腻情感和深刻思考,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