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只谓千秋终宴乐,谁知转眼成灰尘全文

只谓千秋终宴乐,谁知转眼成灰尘

出处:《邺都行
明 · 区大相
汉家末运罹崩分,群雄割据乘风云。
曹氏提戈窃汉鼎,邺城草创淩天阍。
京邑横跨西山趾,楼台半出漳河水。
呼吸风云百万师,指顾山河五千里。
战罢归来校文士,草檄徵词各称美。
列坐既多能赋人,西园亦有佳公子。
邺都歌舞日纷纷,建安词赋气淩云。
北堂艳妓输乔女,南国佳人让洛神。
只谓千秋终宴乐,谁知转眼成灰尘
人间幸有三分业,地下曾无九锡文。
兴亡今古一飞鸿,豪杰经营总是空。
铜爵台基沦蔓草,芙蓉园馆委秋风。
若道繁华无寂寞,试问当年安汉公。

鉴赏

《邺都行》是明代诗人区大相创作的一首七言古体诗。此诗以历史为背景,描绘了邺都的兴衰变迁,以及其中蕴含的人事沧桑。

开篇“汉家末运罹崩分,群雄割据乘风云”,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即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争夺权力。接着“曹氏提戈窃汉鼎,邺城草创淩天阍”描述了曹操崛起,占据邺城,建立势力的过程。曹操在邺城的活动,不仅涉及军事,也包括文化上的建设,如“战罢归来校文士,草檄徵词各称美”。这反映了曹操不仅是一位军事领袖,也是一位重视文化的人物。

“列坐既多能赋人,西园亦有佳公子”则描绘了邺都的文化氛围,众多才子聚集,西园中更是有才华出众的年轻贵族。然而,“邺都歌舞日纷纷,建安词赋气淩云”之后,诗人的笔锋一转,指出邺都的繁华背后隐藏着衰败的命运。“北堂艳妓输乔女,南国佳人让洛神”通过对比,展现了邺都女性之美,但这种美最终无法抵挡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只谓千秋终宴乐,谁知转眼成灰尘”表达了对繁华易逝的感慨,紧接着“人间幸有三分业,地下曾无九锡文”则是对历史人物功业与命运的反思。最后,“兴亡今古一飞鸿,豪杰经营总是空。铜爵台基沦蔓草,芙蓉园馆委秋风”总结了主题,无论是历史上的英雄还是繁华的都市,最终都逃不过时间的洗礼,化为历史的尘埃。

整首诗通过对邺都兴衰的描绘,深刻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化传承与个人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