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雨后来,一赠钧天耳
出处:《太室东溪卢岩涧》
清 · 魏源
度梁访天门,忽讶山无底。
穿出碧玲珑,渐深青壁垒。
人影没数重,倒在波涛里。
白云不在天,明月不在水。
落此乱石坳,钟声催不起。
但闻涛隐沦,不测泉终始。
崖高水深深,天寒日色死。
请君雨后来,一赠钧天耳。
穿出碧玲珑,渐深青壁垒。
人影没数重,倒在波涛里。
白云不在天,明月不在水。
落此乱石坳,钟声催不起。
但闻涛隐沦,不测泉终始。
崖高水深深,天寒日色死。
请君雨后来,一赠钧天耳。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魏源所作的《太室东溪卢岩涧》。诗人以游历卢岩涧为背景,描绘了山中幽深神秘的景象。首句"度梁访天门,忽讶山无底",写出诗人过桥探幽,对山势之深邃感到惊讶。接着"穿出碧玲珑,渐深青壁垒",形象地描绘了山石如碧玉般透明,涧水在青翠山壁间蜿蜒而下。
"人影没数重,倒在波涛里",写出了山涧的幽深和光影的变幻,仿佛人的身影都被淹没在层层叠叠的水波之中。"白云不在天,明月不在水",运用了象征手法,暗示此处的空灵与超脱,云月倒映在水中,更显其静谧。
"落此乱石坳,钟声催不起",诗人身处乱石堆中的低洼处,钟声悠扬却唤不醒沉醉于山水间的自己。"但闻涛隐沦,不测泉终始",进一步强调了山涧的深邃与未知,涛声回荡,泉水源头难以探寻。
最后两句"崖高水深深,天寒日色死",描绘了环境的寒冷与光线的暗淡,强化了山涧的险峻与神秘。诗人邀请读者雨后前来,一同欣赏这如钧天仙乐般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卢岩涧的幽深与神秘,富有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