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堂黄昏暮,我坐默不言
出处:《秋怀诗十一首 其八》
唐 · 韩愈
卷卷落地叶,随风走前轩。
鸣声若有意,颠倒相追奔。
空堂黄昏暮,我坐默不言。
童子自外至,吹灯当我前。
问我我不应,馈我我不餐。
退坐西壁下,读诗尽数编。
作者非今士,相去时已千。
其言有感触,使我复悽酸。
顾谓汝童子,置书且安眠。
丈夫属有念,事业无穷年。
鸣声若有意,颠倒相追奔。
空堂黄昏暮,我坐默不言。
童子自外至,吹灯当我前。
问我我不应,馈我我不餐。
退坐西壁下,读诗尽数编。
作者非今士,相去时已千。
其言有感触,使我复悽酸。
顾谓汝童子,置书且安眠。
丈夫属有念,事业无穷年。
注释
卷卷:形容落叶堆积。落地叶:飘落的树叶。
前轩:前方的窗户。
鸣声:鸟鸣声。
有意:含有情感。
颠倒:上下。
相追奔:追逐。
空堂:空荡的厅堂。
黄昏暮:黄昏时刻。
默不言:沉默无语。
童子:小孩。
吹灯:吹熄灯火。
当:在。
不应:不回答。
不餐:不吃。
西壁:西墙。
数编:多卷。
今士:当代人。
相去:相隔。
千:千年。
感触:触动。
汝:你。
置书:放下书本。
安眠:安心睡觉。
丈夫:男子汉。
属:属于。
有念:有所追求。
无穷年:无尽的岁月。
翻译
落叶纷纷飘落,随风飘向前窗。鸟鸣似乎含情,上下追逐不停。
黄昏时分空荡的厅堂,我静坐无言。
孩童从外面来,吹熄灯火站我前。
问话我却不答,给我食物我也不吃。
退回西墙边坐下,翻阅诗集直到最后篇。
诗人已非当代人,岁月流逝已千年。
他的言语触动心弦,让我再次感伤。
我对你说,孩子,放下书本安睡吧。
男子汉有所追求,事业的道路永无尽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静坐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怀旧以及对未来不确定的态度。
"卷卷落地叶,随风走前轩。" 这两句生动地捕捉了秋天落叶随风飘散的情景,"卷卷"一词传递出落叶纷飞的画面,而"随风走前轩"则是对这种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
接下来的两句"鸣声若有意,颠倒相追奔。" 描述了鸟鸣声似乎带着某种意图,互相追逐,这不仅展现了秋日宁静中的生机,也暗示了一种生命力和自然界的活力。
"空堂黄昏暮,我坐默不言。" 这两句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独坐在空旷的大厅中,无言地沉浸在黄昏的宁静之中,传达了内心的孤寂与沉思。
童子吹灯的场景则给这份静谧增添了一抹温馨。诗人对童子的态度,既有不接受馈赠也不参与宴席的冷漠,也有退坐阅读诗书的专注,这些细节都透露出诗人的孤僻与坚守。
"作者非今士,相去时已千。其言有感触,使我复悽酸。" 这里诗人通过读古人的诗书,产生了深深的情感共鸣,不仅是因为时间的久远,更是因为那些作品所蕴含的精神和情感与自己产生了强烈的共振。
最后两句"顾谓汝童子,置书且安眠。丈夫属有念,事业无穷年。" 是诗人对童子的叮咛,也是对自己的期许。虽然外界纷扰,但诗人内心坚守着不变的志向和远大的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个古代士人的孤独与坚持,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