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悔皆因禄,无凶未若耕
出处:《滁上谪居 其四》
宋 · 王禹称
一日复一日,悠悠任此生。
所悲频谪宦,不是厌专城。
有悔皆因禄,无凶未若耕。
林泉何处好,终卜挂吾缨。
所悲频谪宦,不是厌专城。
有悔皆因禄,无凶未若耕。
林泉何处好,终卜挂吾缨。
注释
一日:每一天。复:再,又。
悠悠:漫长,长久。
任:任凭,听任。
此生:这一生。
所悲:令人悲哀的事。
频:频繁。
谪宦:被贬官。
不是:并非。
厌:厌恶,厌倦。
专城:主政一地。
有悔:有所后悔。
皆:都。
因:因为。
禄:俸禄,官职。
无凶:没有灾难。
未若:不如,不及。
耕:耕田,务农。
林泉:山林泉石。
何处:哪里。
好:好,美。
终卜:最终决定。
挂:悬挂,这里指辞官。
吾缨:我的官帽,引申为官职。
翻译
一天又一天,漫长人生任其流逝。悲哀的是频繁被贬官,而非厌倦了主政一方。
所有的后悔都源于追求功名利禄,没有灾难不如归于田园耕作。
哪里的山林泉石最美,最终我只想找个地方挂冠归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名为《滁上谪居(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因仕途不顺而被贬官到滁州的感慨与自我安慰的情怀。
“一日复一日,悠悠任此生。” 这两句描绘出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每天重复着简单的日子,却也能从中找到乐趣和意义,体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超脱与淡然。
“所悲频谪宦,不是厌专城。” 诗人表达了对频繁贬官生活的哀叹,但并非因为对某个具体的地方产生了厌倦,而是对于这种不断被贬官的命运感到悲哀。
“有悔皆因禄,无凶未若耕。” 这两句则透露了一种反思与自我安慰的情感。诗人认为所有的后悔都是因为追求功名利禄而产生的,而没有什么灾难比不从事农业生产更为严重。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的一种向往。
“林泉何处好,终卜挂吾缨。” 最后两句是对未来居住地的探寻和渴望,以及将这种探寻与个人命运相连。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于自然环境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又与其个人的生活状态紧密相连。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自我反思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一个贬官之人面对挫折时的心路历程,以及对于简单自然生活的一种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