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亦恐浅深同禹穴,兼云制度象污樽全文

亦恐浅深同禹穴,兼云制度象污樽

出处:《僧院小泉井
唐 · 方干
亦恐浅深同禹穴,兼云制度象污樽
窥寻未见泉来路,缅想应穿石裂痕。
片段似冰犹可把,澄清如镜不曾昏。
欲知到底无尘染,堪与吾师比性源。

拼音版原文

kǒngqiǎnshēntóngxuéjiānyúnzhìxiàngzūn
kuīxúnwèijiànquánlái

miǎnxiǎngyìng穿chuānshílièhén
piànduànbīngyóuchéngqīngjìngcénghūn

zhīdàochénrǎnkānshīxìngyuán

注释

亦恐:也担心。
浅深:深浅,这里指深度。
禹穴:传说中大禹治水时所挖掘的深洞,比喻极深之处。
兼云:并且听说。
制度:构造,结构。
象污樽:像装满污物的酒器,比喻不洁。
窥寻:探寻,探索。
未见:没有看见。
泉来路:泉水的来源路径。
缅想:遥想,遐想。
应穿:应该穿透。
石裂痕:岩石的裂缝。
片段:这里指水的一部分。
似冰:像冰一样。
犹可把:仍然可以捧起来。
澄清:清澈透明。
如镜:像镜子一样。
不曾昏:从未变得模糊。
欲知:想要知道。
到底:直至最深处。
无尘染:没有被尘埃污染。
堪与:足以与…相比。
吾师:我的老师。
比性源:比较本性源头的纯洁。

翻译

也担心这井深似禹王治水时的深渊,加上听说其构造类似盛满污物的酒器。
探寻井水来源却看不见泉水路径,遥想它应该是穿过了岩石的裂缝。
水体部分像冰一样可以捧起,清澈得如同镜子从未模糊。
想要知其底部毫无污染,足以与我老师的纯洁本性相媲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僧院中的小泉井,通过对泉水和井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与内心世界的宁静。诗中的意象丰富,如“亦恐浅深同禹穴”表明泉水的深邃神秘,不亚于古代大禹治水时的壮观;“兼云制度象污樽”则是对井的结构和历史沧桑的一种比喻,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文明的尊重与怀念。"窥寻未见泉来路,缅想应穿石裂痕"这两句,通过对泉水来源之谜的探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片段似冰犹可把,澄清如镜不曾昏"则描绘了泉水的清冽和井水的明净,形象地将其比作未被世间尘埃所污染的纯洁之物。

最后两句“欲知到底无尘染,堪与吾师比性源”表达了诗人希望了解泉水是否能够始终保持其清澈不变,同时也暗示了对僧院中修行者心性清净的一种赞美和向往。整首诗通过对小泉井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对于自然、历史和禅意的深刻体悟,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