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月在洛阳天,天高净如水全文

月在洛阳天,天高净如水

唐 · 白居易
月在洛阳天,天高净如水
下有白头人,揽衣中夜起。
思远镜亭上,光深书殿里。
眇然三处心,相去各千里。

拼音版原文

yuèzàiluòyángtiāntiāngāojìngshuǐ

xiàyǒubáitóurénlǎnzhōng

yuǎnjìngtíngshàngguāngshēnshū殿diàn

miǎoránsānchùxīnxiāngqiān

注释

月:指夜晚的月亮。
洛阳天:洛阳的天空。
净如水:清澈得像水一样。
白头人:老年人。
揽衣:披衣,指穿衣的动作。
中夜:半夜。
思远镜亭上:怀念远方的镜亭,镜亭可能是一个景点或有特殊意义的地方。
光深书殿里:书殿灯火昏黄,深沉寂静,可能是图书馆或学习的地方。
眇然:形容遥远的样子。
三处心:指诗人的三处挂念之地。
相去:相隔。
各千里:各相距千里之远。

翻译

月亮高挂在洛阳的天空,天空清澈如同水面。
下面有位白发老人,半夜披衣起身。
想起远方的镜亭,和灯光深沉的书殿。
这三处地方牵动我的心,虽然相隔千里之遥。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通过对月亮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远寄思念之情。诗中“月在洛阳天,天高净如水”两句,以清澈的月光和辽阔的夜空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意境。“下有白头人,揽衣中夜起”则描绘了诗人在夜半时分起来,对着明亮的月光,思念远方的亲友。

"思远镜亭上,光深书殿里"两句,通过对镜亭与书殿的提及,传达了诗人心中的思念之情。镜亭常象征古代贵族或文人雅士用于赏月或沉思之处;书殿则是藏书之所,代表着文化与学问。在这里,两者都被赋予了深远的光芒,暗示着诗人的心灵深处也充满了对远方亲友的牵挂。

最后,“眇然三处心,相去各千里”一句,以“眇然”形容内心的迷茫与渴望,将诗人分散在不同地点的思念之心联系起来。虽然身处不同的地域,但内心深处的牵挂却是如此的强烈和真挚,跨越了千山万水的距离。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美景的描写,以及对夜晚清凉气氛的捕捉,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思念之情。白居易以其婉约明快的语言风格,将这种深沉的情感传递得淋漓尽致,令人读来不禁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