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了知寒在候,我方随事典衣袍
出处:《晚秋郊居八首 其五》
宋 · 赵蕃
病夫慵出长蓬蒿,但见刍薪价益高。
积雨了知寒在候,我方随事典衣袍。
积雨了知寒在候,我方随事典衣袍。
注释
病夫:形容身体衰弱的人。慵出:懒得出门。
长蓬蒿:杂草丛生的地方。
刍薪:柴草。
价益高:价格越来越高。
积雨:连绵的雨水。
了知:清楚地知道。
寒在候:寒冷的季节即将来临。
随事:根据情况。
典:典当。
衣袍:衣物。
翻译
病弱之人懒于出门,只见柴草价格上涨。连日降雨让人深知严寒将至,我只得变卖衣物以应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晚秋郊居八首》中的第五首。赵蕃以病弱之身,寓居郊野,描绘了晚秋时节的生活景象和个人感受。首句"病夫慵出长蓬蒿",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因病体衰弱而懒于外出,只能在杂草丛生之地度过时光。"但见刍薪价益高",则反映出由于连日降雨,柴火供应减少,价格上涨,生活物资的艰辛。
后两句"积雨了知寒在候,我方随事典衣袍"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生活的节俭。积雨带来寒意,诗人意识到天气转凉,为了应对寒冷,他只得变卖衣物以换取必需品。这既体现了诗人生活的困顿,也流露出他的坚韧与自给自足。
整首诗通过个人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晚秋郊居的清贫与无奈,以及他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