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冶何年百炼金,刜钟芒刃此湮沉
出处:《经剑池》
宋 · 祖无择
巧冶何年百炼金,刜钟芒刃此湮沉。
气冲牛斗虽难掩,鉴遇张雷始见寻。
恍惚莫穷神物远,波澜空在曲池深。
铅刀也强思磨试,怅望西山与华阴。
气冲牛斗虽难掩,鉴遇张雷始见寻。
恍惚莫穷神物远,波澜空在曲池深。
铅刀也强思磨试,怅望西山与华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巧冶:巧妙的冶炼。百炼金:经过多次提炼的珍贵金属。
刜钟芒刃:锋利的刀剑砍击钟鼎。
湮沉:埋没,消失。
气冲牛斗:形容气势宏大,直逼天际。
鉴遇:遇见有识之士。
张雷:张衡,东汉科学家,曾发明地动仪。
恍惚:模糊不清,难以捉摸。
神物:神秘而珍贵的事物。
波澜:比喻事物的变化或起伏。
铅刀:平凡的刀具,这里借指普通人才。
怅望:惆怅地遥望。
翻译
哪一年能巧妙地提炼出百炼金,锋利的刀剑如今却埋没无闻。尽管气息冲天直逼牛斗星宿,但它难以隐藏,只有遇到张衡这样的智者才会被发现。
那神秘的事物难以穷究其深远,只在曲折的池塘深处留下波澜。
即使是寻常的铅刀,也想尝试磨砺以证明自己,我惆怅地望着西山和华阴的方向。
鉴赏
这首诗名为《经剑池》,作者是宋代的祖无择。诗中以“巧冶何年百炼金”起笔,描绘了一把历经千锤百炼的宝剑,暗示其来历非凡。接着,“刜钟芒刃此湮沉”描述了这把剑曾经的锋芒,虽然被埋没,但其锐气依然难以掩盖。“气冲牛斗虽难掩,鉴遇张雷始见寻”进一步强调了剑的不凡,即使在暗淡中也能因机缘巧合被人发现。
诗人感慨“恍惚莫穷神物远”,剑的神秘和力量超越了常人理解,深藏于曲池之下,引人遐想。“波澜空在曲池深”形象地表达了这种深藏不露的意境。最后,诗人借铅刀自比,表达出对这把剑的仰慕和想要一试锋芒的愿望,同时“怅望西山与华阴”则流露出一种遗憾和向往之情,似乎在感叹未能亲身一睹剑池之秘。
整首诗通过剑池中的宝剑,寓言了英雄未遇、才华潜藏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剑的崇尚和对隐逸之士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