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真佛祖,何处不羲轩
出处:《和蒋发运》
宋 · 苏轼
夜语翻千偈,书来又一言。
此身真佛祖,何处不羲轩。
船稳江吹坐,楼空月入樽。
遥知思我处,醉墨在颓垣。
此身真佛祖,何处不羲轩。
船稳江吹坐,楼空月入樽。
遥知思我处,醉墨在颓垣。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夜语:深夜交谈。翻:诵读。
千偈:许多经文。
书来:收到书信。
又一言:新的言语。
此身:我的身体。
真:如同。
佛祖:佛祖般的。
何处:哪里。
不羲轩:不是世俗的喧嚣。
船稳:船儿平稳。
江吹:江风吹拂。
坐:坐着。
楼空:楼阁空寂。
月入樽:月光映入酒杯。
遥知:远知。
思我处:想念我的地方。
醉墨:醉酒后写的字。
颓垣:破败的墙头。
翻译
深夜里低声诵读经文,又收到一封书信言辞新。我的身心如同佛祖,世间何处不是宁静的仙境。
江风轻拂,船儿平稳,我静坐赏月,酒杯中映照月影。
远方的你一定知道我在想你,醉意中笔墨洒落在破败的墙头。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充满了深远的哲理与超脱的心境。诗人在夜静人稀的时候,翻阅佛经千余偈,不禁又有所感发而为言。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也反映出他超然物外、自在飞翔的人生态度。
"此身真佛祖,何处不羲轩"这两句,显示了苏轼将个人修养与宇宙万物合一的思想境界。他以自身为佛,以大自然为庙堂,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接着的两句 "船稳江吹坐,楼空月入樽" 描述了诗人在静谧的夜晚,乘着一艘稳固的小船,在微风中漂浮于江面上,楼阁间也透进了清辉的明月,仿佛月光也随着酒樽中的液体流淌。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也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 "遥知思我处,醉墨在颓垣" 则透露出朋友或知己在远方,对诗人的思念之情。"醉墨"二字,或许指的是诗人饮酒至醉,用墨写下此时此刻的感慨,而"颓垣"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苏轼在这里不仅展现了自己的人生哲学,也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将这种境界演绎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