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松声薄九天,若慰千忧沉全文

松声薄九天,若慰千忧沉

我昔游戒坛,三日坐松阴。
磊落入心骨,哦诗作龙吟。
寄诗感予季,梦入苍山深。
琳宫宅奥幽,坛宇何萧森。
问松在何处,突兀生千寻。
惊疑忽然寤,震耳犹潮音。
年来涉忧患,浩荡欲无浔。
震动得艮止,坐卧檐卜林。
松声薄九天,若慰千忧沉
子止无复疑,我行归何岑。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陈曾寿所作,名为《贻先弟见予戒坛松诗遂梦至戒坛见松高数丈涛声如雷惊寤寄书相告并感怀四首走笔和之》。诗中描绘了诗人往昔游历戒坛寺的情景,以及在松树下静坐、吟诗的场景。诗中运用了“龙吟”、“琳宫”、“奥幽”、“萧森”等词语,营造出一种深远、神秘的氛围。

诗的开头提到诗人过去游览戒坛寺时,连续三天坐在松树荫下,内心充满豪情壮志,吟诗之声如同龙鸣。接着,诗人回忆起弟弟寄来的诗作,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并且梦到了自己再次来到戒坛寺,见到那棵高耸入云的松树,其声音如雷轰鸣,令人震撼。

诗中还提到了“艮止”,可能是指《易经》中的卦象,暗示着某种静止或停止的状态。诗人通过描述松声的震撼力,表达出在经历了种种忧患之后,内心渴望得到平静与安宁的愿望。

最后,诗人鼓励弟弟不必再有疑惑,因为自己的行程即将结束,回归到某个未知的地方。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