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山石洗孱颜,卧虎蹲羊各自闲
出处:《登妙高亭》
宋 · 张嗣古
雨馀山石洗孱颜,卧虎蹲羊各自闲。
杖屦贪穿秋色好,不知衣惹藓痕斑。
杖屦贪穿秋色好,不知衣惹藓痕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雨馀:雨后。山石:山上的石头。
洗孱颜:洗净了疲惫的容颜。
卧虎:静卧的老虎。
蹲羊:蹲坐的羊。
各自闲:各自悠闲。
杖屦:手杖和鞋子,这里指代散步。
贪穿:喜欢漫步。
秋色好:秋天的景色优美。
衣惹藓痕斑:衣服上沾染了青苔的斑点。
翻译
雨后山石显得更加清新,仿佛洗净了疲惫的容颜。静卧的老虎和蹲坐的羊各自悠闲自在。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自然的山间景象。"雨馀山石洗孱颜",通过“雨馀”一词,我们可以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和水分洗净了山石,使其显得更加干净坚硬。这不仅是对视觉的描绘,也触动了读者的感觉,让人仿佛能听到雨后的山间清脆的声音。
"卧虎蹲羊各自闲",这两句运用了“卧虎”和“蹲羊”的形象,将它们安逸自在的情态生动地展现出来。这里的“卧虎”和“蹲羊”不仅是动物的写实,更有可能隐喻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杖屦贪穿秋色好"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赏。诗人手持拐杖,行走于秋天的山林中,感受着秋色的美好。这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满足。
最后,“不知衣惹藓痕斑”则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忘我境界。他沉浸在自然之中,以至于不知道自己的衣衫是否已经被野外的藓类植物所沾染,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山石、动物和秋色的描写,以及诗人自身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切感悟和精神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