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贤一旦辞隐沦,当年平步升青云
出处:《高氏钓鱼台》
宋 · 释德洪
当时吕望要周室,渭水垂纶恣遗佚。
后来严陵傲汉家,七里滩头钓月华。
二贤一旦辞隐沦,当年平步升青云。
至今踪迹耀经史,千载何人能继此。
宜阳高人真贤族,构亭仍以钓鱼目。
时人尽咏钓鱼诗,独我来歌钓鱼曲。
君不见吴山青,湘水绿,唯爱夏弦春诵声相续。
以轲雄百氏为丝纶,以周孔六经为饵属。
遇时伸,不时缩。
人言君钓鱼,我言君钓禄。
盛代儿孙满场屋,前春举手得鲸鳌,犹恐主人心不足。
后来严陵傲汉家,七里滩头钓月华。
二贤一旦辞隐沦,当年平步升青云。
至今踪迹耀经史,千载何人能继此。
宜阳高人真贤族,构亭仍以钓鱼目。
时人尽咏钓鱼诗,独我来歌钓鱼曲。
君不见吴山青,湘水绿,唯爱夏弦春诵声相续。
以轲雄百氏为丝纶,以周孔六经为饵属。
遇时伸,不时缩。
人言君钓鱼,我言君钓禄。
盛代儿孙满场屋,前春举手得鲸鳌,犹恐主人心不足。
鉴赏
这首诗《高氏钓鱼台》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通过描绘历史上的两位钓鱼隐士——姜太公和严子陵的故事,以及与之相关的钓鱼台,巧妙地融入了对当代人物的讽刺与评价。
诗中首先提到姜太公(吕望)在渭水边垂钓,最终辅佐周室建立大业;严子陵则在七里滩上傲视汉家,最终选择隐居。这两位历史人物的隐逸与功成,象征着才华与机遇的结合。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当代人物的批评,指出他们虽有才华却过于追求名利,如同钓鱼一般,只在乎是否能钓到“禄”(即官位、财富),而忽视了真正的价值所在。诗中以“吴山青,湘水绿”象征自然之美,与“夏弦春诵声相续”代表知识与文化的传承,强调了内在修养与外在成就的平衡。
最后,“以轲雄百氏为丝纶,以周孔六经为饵属”表达了对儒家经典的推崇,意味着真正的智慧和道德力量应当是引导人们行为的准则。而“遇时伸,不时缩”则暗示了时机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适当的时候展现才华,而非盲目追求。
整首诗借钓鱼这一主题,探讨了个人才华、时机选择、道德修养与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既是对历史人物的颂扬,也是对当代社会现象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