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始见菊,虽见未全开
出处:《九日撷芳园会呈晏相公》
宋 · 梅尧臣
今日始见菊,虽见未全开。
犹胜昔无酒,持望白衣来。
破颣浮金英,杂蚁已盈杯。
何必探丹萸,结佩上高台。
自不愧佳节,安听飞鸿哀。
犹胜昔无酒,持望白衣来。
破颣浮金英,杂蚁已盈杯。
何必探丹萸,结佩上高台。
自不愧佳节,安听飞鸿哀。
注释
今日:今天。始:初次。
见:看见。
菊:菊花。
虽:虽然。
未:尚未。
全:完全。
开:盛开。
昔:过去。
无:没有。
酒:美酒。
持:期待。
望:盼望。
白衣:友人。
破:破裂。
颣:缺陷。
浮:漂浮。
金英:金色花朵。
杂:混杂。
蚁:蜜蜂。
盈:满。
何必:何须。
探:寻找。
丹萸:红茱萸。
结佩:佩戴。
上:登上。
高台:高处。
自:自己。
不愧:无需愧疚。
佳节:佳节。
安:怎么。
听:听闻。
飞鸿:大雁。
哀:哀鸣。
翻译
今天初次见到菊花,虽然还未完全盛开。这比过去没有美酒,只能期待友人来访要好。
花瓣破裂如金色花朵漂浮,杯中已满是蚂蚁般的蜜蜂。
何须去寻找红茱萸,佩戴它登高赏景。
我自问无需愧对佳节,怎会去听那大雁的哀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九日撷芳园会呈晏相公》,描绘了诗人于重阳节在撷芳园聚会时欣赏菊花的情景。首句“今日始见菊”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和初次观赏的欣喜,次句“虽见未全开”则写出菊花尚未盛开的娇嫩与期待。诗人将此景与往昔无酒相对比,突显眼前美景带来的愉悦,“持望白衣来”暗示了友人到来的喜悦。
“破颣浮金英,杂蚁已盈杯”描绘了菊花花瓣在酒中漂浮,如同金黄色的花朵点缀,而杯中已经斟满了美酒,引出下文对无需探求其他节日习俗的洒脱态度。“何必探丹萸,结佩上高台”表达了诗人认为眼前的聚会和菊花就足够美好,不必去攀附传统的登高佩戴茱萸习俗。
最后两句“自不愧佳节,安听飞鸿哀”,诗人以自我肯定的口吻表示,这样的聚会并不愧对重阳佳节,更不会因他人的哀愁而影响自己的心情,展现出一种豁达与自在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重阳节的独特理解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