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师郊社内,操袂凯歌中
出处:《大社观献捷诗》
唐 · 白居易
淮海妖氛灭,乾坤嘉气通。
班师郊社内,操袂凯歌中。
庙算无遗策,天兵不战功。
小臣同鸟兽,率舞向皇风。
班师郊社内,操袂凯歌中。
庙算无遗策,天兵不战功。
小臣同鸟兽,率舞向皇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淮海:指淮河以南、东海以北的地区。妖氛:比喻战乱、祸患。
乾坤:天地。
嘉气:吉祥的气息。
班师:调回出征的军队,常指战争胜利。
郊社:郊外的祭地,代指国家。
操袂:举起衣袖,这里指举手欢呼。
凯歌:胜利的歌曲。
庙算:朝廷的决策。
遗策:没有遗漏的策略。
天兵:对朝廷军队的尊称。
战功:战争中的功绩。
小臣:对自己谦称,指地位低下的臣子。
鸟兽:这里比喻欢腾的民众。
率舞:一起舞蹈,表示欢庆。
皇风:皇帝的教化或恩泽。
翻译
淮海地区的妖氛已经消除,天地间充满了祥和的气息。军队在郊外班师回朝,沉浸在胜利的凯歌声中。
朝廷的谋划毫无遗漏,天朝的军队不战而胜,彰显功绩。
小小的臣子如同鸟兽般欢腾,翩翩起舞,向皇上的恩泽致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的胜利与庆祝的情景,充满了对和平与成功的赞美。诗人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壮丽图画。
"淮海妖氛灭"表明了战争中邪恶势力的消除,而"乾坤嘉气通"则指代了天地间正义之气的流通,预示着一个祥和的时代即将到来。淮海通常是指江淮之间的地区,这里象征着战争的结束。
"班师郊社内"意味着军队在郊外的社坛(古代用于祭祀土地神的地方)上集结,准备凯旋。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胜利,也是对社会秩序恢复的一种庆祝。而"操袂凯歌中"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庆功的氛围。
"庙算无遗策"表达了诗人对于筹谋策略的智慧和周到,意味着所有的计划都已被精心考虑,没有任何遗漏。而"天兵不战功"则是一种修辞手法,用来强调这场胜利是轻松而来的,不需要实际的战斗就能取得。
最后两句"小臣同鸟兽,率舞向皇风"中,小臣指代普通百姓,而与鸟兽共舞则象征着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皇风指的是帝王的德风,这里意味着人民都在顺应君主的美好教化之下生活。
整首诗通过战争胜利后的庆祝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定、人民喜悦的深切期盼和赞颂。这不仅是对军事成功的一种歌颂,也是对整个社会恢复和平秩序的一种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