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报襄阳使者过,归鸿雪后度关河
出处:《初春酬龚宪副性之见寄》
明 · 谢榛
昨报襄阳使者过,归鸿雪后度关河。
遥知游宦惊时序,不惜缄书到薜萝。
日出汉江春气远,云连楚树晓阴多。
岘山谁与同临眺,羊祐碑前一浩歌。
遥知游宦惊时序,不惜缄书到薜萝。
日出汉江春气远,云连楚树晓阴多。
岘山谁与同临眺,羊祐碑前一浩歌。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的《初春酬龚宪副性之见寄》。诗中描绘了初春时节,襄阳使者来访的情景,以及诗人对友人龚宪副性之的思念之情。
首联“昨报襄阳使者过,归鸿雪后度关河。”以使者来访和大雁南飞为引子,渲染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氛围,既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象,也暗含着人事变迁的感慨。
颔联“遥知游宦惊时序,不惜缄书到薜萝。”通过想象友人在外奔波的艰辛,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同时,“薛萝”这一意象,既象征着友人的隐逸生活,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颈联“日出汉江春气远,云连楚树晓阴多。”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的壮丽景象,汉江的日出与楚树的晨雾相互映衬,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尾联“岘山谁与同临眺,羊祐碑前一浩歌。”以岘山和羊祐碑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欣赏美景、畅谈往事的心愿。通过“浩歌”这一动作,不仅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也暗示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对友情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