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言虎踞浑堪倚,万岁千秋无战争
宋 · 杨万里
已守台城更石城,不知并力或分营。
六师只遣环天阙,一垒真成借寇兵。
向者王苏俱解此,冤哉隗协可怜生。
若言虎踞浑堪倚,万岁千秋无战争。
六师只遣环天阙,一垒真成借寇兵。
向者王苏俱解此,冤哉隗协可怜生。
若言虎踞浑堪倚,万岁千秋无战争。
注释
已守:已经防守。台城:古代南京的城池。
石城:又名石头城,也是南京的别称。
并力:合力。
分营:各自设营。
六师:六军,指朝廷的主力军。
环天阙:环绕皇宫。
一垒:一个军事据点。
借寇兵:被敌人占据。
向者:从前。
王苏:虚构的人物,此处可能象征有远见的人。
俱解此:都明白这个道理。
隗协:虚构的人物,可能象征无辜受难者。
可怜生:可怜的生命。
虎踞:形容南京地势险要,像老虎盘踞。
浑堪倚:完全值得依赖。
万岁千秋:永远、长久。
战争:冲突、战斗。
翻译
已经守住了台城和石城,不知是联合还是各自为营。朝廷军队只在京城周围布防,实际上让敌人轻易占领了要塞。
从前王苏他们都明白这一点,隗协的无辜遭遇实在令人同情。
如果说是依靠虎踞之地就能安心,那么万世太平,再无战事。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氛围的诗句,通过对比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忧虑。
"已守台城更石城,不知并力或分营。" 这两句描写了军队已经占据了坚固的城堡,但不知道是集中兵力还是分散布防。这里传达了一种边塞战事的紧张气氛。
"六师只遣环天阙,一垒真成借寇兵。" 这两句则描绘出大军集结,仅派遣一部分围守天险之地,而实际上是依靠敌军的力量来巩固防御。这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也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环境的渴望。
"向者王苏俱解此,冤哉隗协可怜生。" 这两句提及前人如王、苏等都曾领悟这一战略,但现在却是冤狱连连,令人悲哀。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智慧的认同,也流露出对于战争造成的人命损失和冤案的同情。
"若言虎踞浑堪倚,万岁千秋无战争。"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愿景,希望像老虎守护山川一样,能够长久享有太平盛世,不再有战乱。这反映了诗人的和平理想和对未来的一种憧憬。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塞的战争场面和对比历史智慧,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美好的向往,以及对战争无尽苦难的深刻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