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轮标月相,石镜让珠光
出处:《宝珠兰若》
明 · 王称
万花明晚嶂,一径霭天香。
问法逢龙胜,寻山到雁堂。
梵轮标月相,石镜让珠光。
野兴看云逸,松泉捲幔凉。
洗心依觉苑,作礼面空王。
初地超凡品,泠然万虑忘。
问法逢龙胜,寻山到雁堂。
梵轮标月相,石镜让珠光。
野兴看云逸,松泉捲幔凉。
洗心依觉苑,作礼面空王。
初地超凡品,泠然万虑忘。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宝珠兰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中寺庙景象。首句“万花明晚嶂”展现了夕阳下群花璀璨,山峦如画的壮观景色。接着,“一径霭天香”则暗示了小径上弥漫着自然的芬芳气息,增添了诗意。
诗人行走在山路上,不时与佛法相遇,遇见智慧的高僧,即“问法逢龙胜”,暗喻佛法如龙般深邃。他继续前行,目标是“寻山到雁堂”,雁堂可能是寺中的重要殿堂,寓含着对佛法的虔诚追求。
“梵轮标月相,石镜让珠光”运用了象征手法,梵轮象征佛的智慧,月相则代表清净无染,石镜和珠光则增添了神秘与神圣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心灵的洗涤和清凉,如同“松泉捲幔凉”。
最后两句“野兴看云逸,泠然万虑忘”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自然与禅意中的闲适心情,看云飘逸,烦恼顿消,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地。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的静谧与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展现出作者对佛教禅意的深深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