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在渺茫,垂白犹未知
出处:《答陈宛平》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十尚无闻,岂敢为人师。
区区章句末,腐儒吾不为。
天命在渺茫,垂白犹未知。
老莱事嬉戏,自视如婴儿。
君顾我蓬蒿,存问及孀慈。
茅家苦贫窭,供养无肉糜。
有鸡若鸾鸟,有黍如兰饴。
君为举匕箸,不忍弃寒微。
感兹情意厚,久要以为期。
微尘撼华岳,蚁穴溃金堤。
人言贵深察,强恕有良规。
区区章句末,腐儒吾不为。
天命在渺茫,垂白犹未知。
老莱事嬉戏,自视如婴儿。
君顾我蓬蒿,存问及孀慈。
茅家苦贫窭,供养无肉糜。
有鸡若鸾鸟,有黍如兰饴。
君为举匕箸,不忍弃寒微。
感兹情意厚,久要以为期。
微尘撼华岳,蚁穴溃金堤。
人言贵深察,强恕有良规。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所作的《答陈宛平(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陈宛平深厚情谊的感激与回应,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五十尚无闻,岂敢为人师”,诗人自谦之语,五十岁的人尚未有所成就,怎敢妄称他人之师?接着“区区章句末,腐儒吾不为”两句,表明自己对学问的追求并不在于名利,而是出于内心的热爱与坚持。
“天命在渺茫,垂白犹未知”道出了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知,即使到了垂暮之年,仍对未来充满迷茫。“老莱事嬉戏,自视如婴儿”以老莱子的典故,表达出诗人虽年迈但仍保持童心,对生活抱有乐观态度。
“君顾我蓬蒿,存问及孀慈”描绘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即使身处困境,也有人关心与帮助。“茅家苦贫窭,供养无肉糜”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
“有鸡若鸾鸟,有黍如兰饴”一句,以比喻手法描绘了朋友给予的帮助如同珍稀的美食,让诗人感到温暖与满足。“君为举匕箸,不忍弃寒微”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慷慨解囊的感激之情。
最后,“感兹情意厚,久要以为期”强调了这份情谊的珍贵,希望长久维持下去。“微尘撼华岳,蚁穴溃金堤”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友情的力量,即便是微小的力量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人言贵深察,强恕有良规”则提醒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具备深刻的洞察力和宽容之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