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馀春草梦,无复敬亭碑
出处:《敬亭道中》
宋 · 方岳
小谢曾临郡,山应自识诗。
空馀春草梦,无复敬亭碑。
暝色如相觅,秋云不受吹。
买鱼寻宿处,烟水有茅茨。
空馀春草梦,无复敬亭碑。
暝色如相觅,秋云不受吹。
买鱼寻宿处,烟水有茅茨。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小谢:指谢朓,南朝齐代著名诗人。曾:曾经。
临:治理。
郡:古代行政区划单位。
自识:自然懂得。
诗:诗歌。
空馀:只剩下。
敬亭碑:敬亭山的碑文,代指谢朓的诗作。
暝色:暮色。
相觅:寻找。
秋云:秋天的云彩。
不受吹:不被风吹散。
买鱼:购买鱼儿。
宿处:过夜的地方。
茅茨:简陋的茅草屋。
翻译
小谢年轻时曾治理过这个郡,山岭似乎也懂得他的诗篇。春天的梦境已经消逝,再也没有敬亭山的碑文可寻。
暮色仿佛在寻找他,秋云不再被风吹散。
他去买鱼,寻找一个过夜的地方,那里有烟雾缭绕的茅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敬亭道中所见所感的景象和心情。"小谢曾临郡,山应自识诗"表明诗人不由自主地被这里的风光所吸引,小谢可能是当时有名的人物,而“山应自识诗”则暗示这座山似乎已经了解了诗人的情怀。
接下来,“空馀春草梦,无复敬亭碑”中,"空馀春草梦"展现了一种淡淡的春意与无边的遐想,而“无复敬亭碑”则透露出一种对于过去的遗迹或记忆已经不再追寻的感慨。
"暝色如相觅,秋云不受吹"这两句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天边渐渐昏暗,仿佛天色在寻找着什么,而“秋云不受吹”则表现出一种宁静和坚定,不为外界所动。
最后,“买鱼寻宿处,烟水有茅茨”中,诗人描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买鱼寻找住处,"烟水有茅茨"则是对居所环境的一种描绘,茅茨即茅屋,给人一种安静与平和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宁静淡泊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