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今戍垒无烽火,又厌秋成乐事多
出处:《过乡社戏和壁上韵》
明 · 陶益
出郭遥闻下里歌,连年凋敝实伊何。
于今戍垒无烽火,又厌秋成乐事多。
于今戍垒无烽火,又厌秋成乐事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乡村间行进时所见所感,充满了对社会变迁与人民生活的深刻洞察。
首句“出郭遥闻下里歌”,描绘了一幅画面:诗人走出城郭,远处传来乡间的歌声。这歌声或许简单质朴,却蕴含着生活的原汁原味,让人感受到乡村的宁静与和谐。
次句“连年凋敝实伊何”,则揭示了社会的现状。连续多年的贫困与困顿,究竟因何而起?这里蕴含了对社会问题的深思,以及对人民生活状态的关注。
第三句“于今戍垒无烽火”,转而描述了军事方面的变化。如今,边防的烽火台已不再燃起警报之火,暗示了边境的安宁与和平。这是对国家稳定与安全的肯定,也是对过去战乱岁月的告别。
最后一句“又厌秋成乐事多”,则表达了对丰收季节的复杂情感。丰收本是喜庆之事,但在这首诗中,却带有“厌”字,可能是因为连年的贫困使得人们对于丰收的喜悦中夹杂着忧虑与无奈。这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状态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社会公平与公正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变迁、人民生活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